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仓不满”变成“羊满仓”

来源:半月谈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0-08-03 20:25:51

“满仓,买那么多奶弄啥?”

“给羊喝!”刘建仓把刚买的几箱纯牛奶放到了自己推来的小板车上,“母羊又要下崽儿了,补充营养呢。”

“看那两个肚子鼓鼓的母羊,再有一个多礼拜就要产崽儿了。”刘建仓现在最喜欢呆的地方就是羊圈,每天望着圈里的羊笑的合不拢嘴。“最少能产4个羊崽儿,羊圈都快不够住了,得找地方再建一间羊圈。”

刘建仓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当了大半辈子穷困潦倒的“拦羊汉”,在他62岁的时候竟然能因为养羊发家致富。

“拦羊”是陕北特有的一个名词。由于陕北毗邻宁夏、内蒙古等地,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这里一直是一个半农半牧区。陕北多是山区,村民们早上打开羊圈赶羊上山进行散牧,傍晚在山下将羊群拦住,赶羊入圈。

“崖畔畔高来崖畔畔低,崖畔上拦羊我碰见了个你。”这是陕北民歌《三妹子爱上个拦羊汉》的两句歌词。一个“拦”字将陕北人的放牧方式形容的淋漓尽致。

刘建仓所居住的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马家沟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拦羊”是这里的村民赖以生存的生计之一。在过去,这里的山梁峁盖上、沟渠坡洼里随处都能看到一群群散牧的山羊和身穿山羊皮袄、头裹白羊肚子手巾的拦羊汉。

“拦了一辈子羊也没有挣下钱。”刘建仓双手有先天性的残疾,做不了较重的农活儿,从十几岁就开始拦羊。可是他从几只羊“拦”到几十只羊,生活依然十分的困顿。

“山是和尚头,干沟泥水流”。刘建仓的回忆里满是漫天飞舞的沙尘和满目疮痍荒山。山上树少草稀,放羊上山,羊都吃不饱,饿的到处乱窜。山羊本来就特别的能吃,不仅吃草和树叶,还用蹄子把草根也刨出来吃掉、把树皮啃光。“嘴是一把剪,蹄是四个铲”,为了生计,拦羊的人越来越多,羊群走过之处,寸草不生,坑洼一片。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农业更是发展缓慢,相比之下“拦羊”还是被人称道的“好营生”。“放羊为挣钱,挣钱为娶婆姨,娶婆姨为生娃,生娃为放羊。”贫困在这里打了一个死结。

“我的小名叫满仓。以前村里人叫我小名的时候我都不答应。家徒四壁,一穷二白,有啥脸叫满仓?我跟村里人说,你别叫我满仓,我叫仓不满。”刘建仓说。

1999年,延安在全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山封了,羊不让放了,刘建仓和村里的许多拦羊汉一样放下了手中的鞭子,重新回到了地里,伺候起了庄稼。

“我这手顶不上事儿,老伴儿也有残疾,只能打打副手,全靠儿子下苦养家呢。”刘建仓的生活一度十分的贫困。虽然村里还有个别人依然偷偷的上山拦羊,但是刘建仓彻底没了养羊的心思。在他看来,养了一辈子羊都没富裕过,何必再去偷偷的养。“山上有点绿色总比没有好。”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建仓被村里作为重点贫困户进行帮扶。在包扶部门和包扶干部帮助下,他承包了村里的扶贫弓棚,发展弓棚种植,取得了稳定收入。2018年,刘建仓一家种植弓棚西瓜,年收入达到了近3万元。

2017年,安塞区为了彻底破解林牧矛盾,引进太湖湖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沿河湾镇按照发展湖羊替换山羊的思路,2017年率先转型发展湖羊,并在高家峁村建成了5000只规模的湖羊养殖基地。

在养殖湖羊的过程中,沿河湾镇还把闲置土地和闲置的劳动力利用起来,教农民养殖技术。按照“借羊还羊、分户养殖、订单回收”模式,给有劳动能力、有养殖经验的农户分发怀孕的母羊,一只母羊一次生产2-5只幼崽,一年之后领养湖羊的农户将母羊和一只小羊羔还给养殖场,剩下的羊羔留给农户发展自己的新种羊。这样,既可以让农户实现零元养羊的目标,也可以扩大全镇养羊的规模。

这时尝到弓棚种植甜头的刘建仓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当镇上的干部来发动他养羊的时候,他一开始是拒绝的。“再不想养羊了,养羊能挣啥钱,还是安安稳稳的种地好。”

沿河湾镇的副镇长魏飞几次三番的来劝说,几次三番的被刘建仓拒绝,最后拿出了“撒手锏”:“满仓,这是任书记让我来劝你的,让你养的羊也是任书记引进的,你看着办吧。”

魏飞的话一下让刘建仓为难起来。安塞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区委书记任高飞到包联镇、村、户开展包扶工作,落实包扶措施,几次专程到他的家里鼓励他发展产业。刘建仓还记得自己曾经给书记拍着胸脯保证过:“政策这么好,我一定好好干,一定要脱贫致富!”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魏飞搬出了任书记,刘建仓只好把早已废弃的羊圈收拾了出来,从养殖场“借”了十只羊开始养殖。重新开始养羊的刘建仓在一开始着实有些恐慌。

“刚开始养殖湖羊的时候我每天睡也睡不着,这湖羊给以前放的山羊不一样,懒得动弹,吃的还多,我总觉得是生病了。”惊慌失措的刘建仓那段时间经常不分早晚的给魏飞打电话,要求只有一个——“退羊”。

即便是在半夜接到刘满仓的电话,魏飞也从来不生气,耐心的给刘满仓做工作:咱们这湖羊具有不善攀爬、四季发情、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食草性好、羊肉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养上半年你肯定发财!

“发财没指望过。但是就冲魏镇长半夜两点都接我电话,给我做工作这个事儿,我寻思着他肯定不会坑我。”刘满仓抱着这样的念头“打卡”似的每天照顾着“借”来的湖羊。

六个月后,刘建仓的湖羊产仔儿了,第一批羊崽儿就有24只。“都怪我都怪我,没给羊吃好,按魏镇长说的应该能产到30只左右的。”刘建仓喜出望外。

一只湖羊幼崽在镇上的养殖场回收价在1200元左右。短短六个月刘建仓的受益达到了将近3万元。魏飞说,湖羊养殖不仅收益高还可以帮助农户解决大豆秸秆、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而且其排泄物肥效好,是种植业的优质有机肥资源,在市场上同样供不应求。

尝到甜头后的刘建仓不仅每天鸡蛋、牛奶,变着法儿的给母羊补充营养,还虚心跟上门指导的养殖场技术员学习了饲料配比、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湖羊养殖的好,刘建仓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羊能手”,村民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羊满仓”。

“还了借养殖场的10只羊后我留下40只羊滚动繁殖,一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在刘建仓的示范带动下,原本偷偷拦羊上山的村民也主动到养殖场用山羊换成了湖羊。

盛夏里站在刘建仓家门口向远处眺望,如今的马家沟村野花盛开,绿意盎然,瓜果飘香,湖羊满仓。(郝元杰)


相关推荐
第十届安徽五河沟东梨花节拉开帷幕

4月1日,游客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沟东村梨园游玩。连日来,以“游五河春天,赏沟东梨花,品民俗文化,享幸福人生”为主题的第十届五河县沟东梨花节正式开幕。

全球连线|在华卢森堡人眼中的中国农村之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有17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数182户619人,“十三五”期间,全村贫困人口314人,贫困发生率达51%。

美媒:为何中国能脱贫,但印度却没有?

农村的土地公平分配、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渐进式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并且得到有效管理;基础广泛的经济改革发展和当局主导的扶贫战略和政策等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