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连线|在华卢森堡人眼中的中国农村之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3-02-01 15:37: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有17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数182户619人,“十三五”期间,全村贫困人口314人,贫困发生率达51%。2020年如期脱贫后,乍洞村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UID20230131093703453530.png

来自卢森堡的退休警察汉森·尼克·勒内(Hansen Nico René)今年63岁。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尼克成为当时乍洞村驻村第一书记谢万举的“洋助理”,投入到乍洞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两人组成搭档,一同为村民脱贫奔小康出谋划策。

UID20230131093718362468.png

谢万举驻村结束后,尼克还时常回到乍洞村。春节期间,尼克和谢万举一起回到宜州农村,购买年货、贴春联。尼克说,他亲眼见证了村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农民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富裕。

UID20230131093738333110.png

UID20230131093738785095.png

UID20230131093740981341.png

记者:黄耀滕 黄庆刚

报道员:黄家俊 黄龙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广西宜州桑蚕茧丝绸:古韵新生,织就千亿产业新蓝图

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一项古老而璀璨的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桑蚕茧丝绸,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在宜州这片土地上,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就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广西宜州桑蚕茧丝绸:古韵新生,织就千亿产业新蓝图

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一项古老而璀璨的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桑蚕茧丝绸,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在宜州这片土地上,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就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党建引领,激发集体经济增收动能

近日,走进宁乡市龙田镇七里山村,只见村民们脸上都露着幸福的笑容,有些村民三五人围坐在一起,笑说着家长里短,在冬日暖阳下,显得格外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