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新发展格局为世界经济添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10 10:10:19

“为应对明显增强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国正式提出了新发展格局”“中国新发展格局预示着企业利好的新希望”“谋划新发展格局,既结合了中国实际,也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大势”……一段时间以来,新发展格局成为国际社会解读中国经济的热词,世界普遍看好其中蕴蓄的中国经济新能量。中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有利于激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又将为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中国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在世界眼中,中国始终展现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魄力和定力,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中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2%,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1%,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事实证明,中国牢牢把握住了发展主动权,中国经济拥有足够韧性。

观察中国新发展格局,能够清晰听到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铿锵足音。内部可循环是中国经济的优势。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完全具备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中国经济增添动力的能力。同时也要看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事实上,即使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广交会首次整体搬上“云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印发,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等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中国不断分享发展机遇、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巨大潜力。

中国的新发展格局,无疑将给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创造更多发展红利。世界银行近日就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发布专题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外资企业选择到中国发展。中国商务部近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9.1%的外资企业表示将继续在华投资经营。美中贸委会最近对150余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年来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为外企在华生产经营创造了便利,美国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表示,欧盟企业对在华发展充满信心,希望成为中国发展故事的一部分。正在筹备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展览面积将比第二届增加14%。美国《财富》杂志报道指出,今年以来,外国对华投资一直稳步增长,全球投资者比以往更看好中国。外资企业对中国投下信任票,充分展现了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负责任之举,体现了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彰显了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智慧和担当。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项目不断落地 外企用真金白银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共识。他们用真金白银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