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6月外贸进出口增长23.8% 口岸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来源: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10 10:03:38

日前,大港石化生产的4.05万吨低硫船用燃料油在天津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出口监管仓库顺利入库,标志着天津首票低硫燃料油出口业务正式完成,预计可为天津市贡献超1000万美元的出口额。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6月,天津市外贸进出口值达732.2亿元,创下年内单月最高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3.8%。其中,出口292.7亿元,增长20.3%;进口439.5亿元,增长26.3%。

受疫情冲击,上半年口岸运力、人力一度面临紧张状态,为降低不利影响,天津海关进一步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新模式,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创新海铁联运货物“港场直通”物流模式,上半年完成海铁联运货物直提作业3154箱,监管出境中欧班列177列、共计1.91万个标准箱。同时,持续推动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发展,开辟“空转海”物流线路,拓宽出口渠道,前6个月跨境电商业务逆势增长,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口岸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统计,6月份,天津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2.57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03小时,通关效率在全国主要海运口岸中排名领先。

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支持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方面,天津市完成了中国首批船舶租赁资产跨境交易业务,提升了天津租赁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为应对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对平行进口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天津海关制定了“人等船”“人等货”保障措施,支持企业在“窗口期”内扩大进口规模,6月1日至30日,共进口18567辆平行车,货值达8.07亿美元,双双创下单月历史新高;推动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扩点扩面,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业务已扩展至船舶、大型发动机、电子设备等领域。

除此之外,天津市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天津海关成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等政策利好也都为外贸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新项目不断落地 外企用真金白银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共识。他们用真金白银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