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下人民币使用率正逐步提高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8-10 15:05:33

新华丝路北京8月10日电(记者韩婕)外汇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649,较前一交易日下调241个基点,调贬幅度为6月29日以来最大。上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度在8月6日大幅调升314个基点,至6.9438,创下近五个月来的新高。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额达到4.2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9.5%,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同期,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3.8%。

业内人士指出,受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加大,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等因素影响,全球市场对于人民币资产的信心正逐步加强。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非常好”。据易纲介绍,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的金额是12.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6.7%,人民币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支货币。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的份额超过2%,比2016年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的时候增长了近一倍。央行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开放。

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7年,“一带一路”区域人民币使用率逐步提高,货币合作不断深化。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办理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2.73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3年前提高逾1倍,在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达13.9%。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7325亿元,直接投资收付金额2524亿元。2019年,人民币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币外汇交易规模达2042亿元,同比增长43%。

报告显示,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货币外汇交易不断增加。尤其是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自8月1日起,暂免人民币对新加坡元等十二个直接交易货币竞价与询价交易手续费,暂免期为三年。业内专家普遍指出,这一政策的推出意味着人民币交易的成本将显著下降,这有利于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交易,以及提高外部市场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

报告撰写人之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雪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未来,二者深化互动发展,需要构建以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的可持续循环模式与架构。赵雪情建议,在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攻关,为“一带一路”人民币使用搭桥铺路的同时,推动经常项目人民币计价结算,逐步改造实需业务币种结构,并积极打造商业性投融资体系,推动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国先后与相关21个国家货币当局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与“一带一路”相关8个国家已建立人民币清算体系,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相关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一季度,全球人民币储备规模达2214.8亿美元,占国际储备总额的2.02%,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关推荐
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聚焦中老经贸合作新机遇

由中国银行(香港)万象分行主办的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4月2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来自老挝政府相关部门、金融行业以及两国企业的代表约250人与会,共同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老经贸合作新机遇与新发展。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