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银行(香港)万象分行主办的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4月2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来自老挝政府相关部门、金融行业以及两国企业的代表约250人与会,共同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老经贸合作新机遇与新发展。
记者2月2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强跨境支付、计价、投融资等功能,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11月22日,由在罗马尼亚的中国企业组织的中资企业协会在罗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正式成立仪式。
9月9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举办服务中英经贸95周年答谢活动。
在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88周年行庆到来之际,新加坡中行近日举办了人民币国际化暨中新金融合作论坛。
俄罗斯外贸银行副总裁巴莎表示,当前国际支付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和储备工具的地位正在得到增强。
津巴布韦政府25日要求巴西指定该国的一家银行在中资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以方便其偿还2015年向巴西的一笔借款。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仰光分行成功投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功能,成为缅甸首家CIPS直接参与行。
近期阿根廷推出多项欢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和举措,引发国内国际广泛关注。分析指出,阿根廷近期与我续签的本币互换协议对于其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可谓是“及时雨”。但企业需注意阿根廷政治形势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政策风险。
中国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5日在曼谷举办“中银理财”品牌发布会。
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不断上升,计价货币功能逐步增强,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稳中求进,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中国工商银行(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工银土耳其)总经理助理哈立德·多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线上专访时表示,人民币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有望迈上新台阶。
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行长胡善君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国际化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人士看好。欧洲业界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未来人民币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2021年三季度的2.66%升至2.79%,位居全球第五位,续刷2016年第四季度IMF报告该数据以来的新高。
自2016年以来,中国的绿色金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绿色金融资产,对于东盟地区乃至全球投资者来说,这是新的投资机遇。同时,中新和东盟国家还要一起推动相关交易、标准、基础设施、基础制度安排与国际接轨。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中国市场既具有发达市场的稳定与高质量,又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潜力,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是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11月29日如是说。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增强、汇率市场化稳步推进,这有助于发挥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保障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振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显示 1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