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合肥蜀山区:无人机上天耕种“智慧农田”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8-17 15:17:55

“准备完毕,可以起飞!”8月14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一处农田旁,技术工人熟练地操纵着遥控器,直径约半米的无人机在垂直升空10多米后,朝着指定的稻田飞去,开展田间管理。

“这种新型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小庙镇农管所副所长杨鸿雁介绍,当前正值水稻孕穗期,在近期实地走访种田农户中,有农户反映,一些水稻发生病害。“病害的原因很多,如果这个时候,水稻患上了纹枯病、稻瘟病,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的产量及品质。”

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确保粮食丰收,小庙镇农业部门第一时间引入植保无人机,提高田管科技含量,对2万亩次水稻实行统防统治。

无人机操作技术人员介绍,“植保无人机应用广泛,只需对作业区域进行卫星定位测量,无人机便可以在手持终端的指挥下,按照计划路线、区域、频次、浓度实施农药喷洒作业,省时省力、安全环保。”

据了解,植保无人机会将调配好的农药进行雾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水稻覆盖住,确保农药穿透性、提高农药使用效率。“无人机喷洒速度快,是人工速度的几十倍,除去加装农药、发动起飞等环节,一亩水稻实际所需时间仅为一分钟。”杨鸿雁介绍,植保无人机还避免了喷洒农药可能导致的人员中暑和中毒现象,精确计算的农药用量还减少了农药对耕地、水体的污染。在植保无人机的助力下,小庙镇2万余亩农田的治理工作将于本月中旬结束。(王辉  陈三虎)

相关推荐
城市密林变身童话森林 合肥蜀山“雾森绿谷”美出圈

近日,在合肥蜀山区南二环与潜山路交口西南角,一片曾经不起眼的城市角落正悄然经历着一场清新而惊艳的绿色蜕变。

合肥蜀山区:追“高”逐“新”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蜀山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76亿元,增速超省市平均水平。其中,聚变高能科创基地、比亚迪合肥迪空间等29个项目开工建设,新签约中汽研等项目9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全球英才合肥行”蜀山区科技研学专场活动举行

此次活动是蜀山区打造“心有所蜀”人才工作品牌的生动实践,既让优秀青年学子全方位感受蜀山“产业兴则人才聚,人才兴则产业旺”的发展生态,也助力本地企业精准对接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