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台酒业获批贵州省人才基地

来源:国台酒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20-08-20 11:44:22

近日,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国台酒业为“贵州省人才基地”,基地名称为“贵州省酱香型白酒酿造及产业化人才基地”。

扎根茅台镇20年,用匠心和恒心打造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国台在发展过程中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获批“贵州省人才基地”,不仅显示出国台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更体现了国台为品质提升、酱香型白酒酿造探索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希望能够通过国台的实践和努力,不断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助力。


科研技术团队持续壮大

国台始终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国台酒业总经理张春新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国台虽然有20 年了,但在酒行业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企业,国台酒的品质及企业更长远的发展需要更多人才做保障。人才的家底有多厚,国台的未来就能走多远。

国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模式,目前共计有人才2370名。近年来,通过丰富完善“师带徒”、与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联合定向培训等育人机制,加强“金牌班组”等多种形式的基层组织建设,国台人才技术团队正不断扩充。

现在,国台人才基地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分子室、常规理化检验室、红外光谱室、气相色谱室等专业化实验室,购置了先进的精密设备,在满足白酒基础研究和检验检测的同时,搭建了微生物研究平台、红外光谱平台两个较先进的研究平台,全面保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是国台对健康白酒的不懈追求。而科研技术人才,则是国台打造更健康的正宗酱酒的底气。

目前,国台已建成青年研究队伍和以生产骨干为代表的多层次科研团队,依托人才团队,国台将天士力“做药的技术、理念和标准”发挥到极致,不断围绕“更健康”展开系统研究,在“更少无益成分、更多有益精华”“饮后舒适度好”等层面不断探索,同时在产业层面推动白酒产业由模糊走向清晰,由经验走向数字,由数字走向标准,保证风味正宗的前提下实现品质进化。

与此同时,国台还联合行业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科研合作项目,探明酱香白酒关键微生物与酿造环境、品质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一步提升国台酒的质量。

人才建设推动国台科研创新

2019年12月21日,国台酒业“红外光谱技术在酱香型白酒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科技成果得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有示范作用”。

红外光谱项目成果就是国台科研团队不断创新努力的结果。该项目实现了对酿酒高粱的质量控制、“智能品酒系统”对基酒的质量评定,是解决复杂混合物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个崭新思路。

强大的技术人才储备保障了国台酒的高质量,也推动了国台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在秉承酱香型白酒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国台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白酒生产过程的检测控制中,在产品质量管控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白酒三级控制体系”,为打造更出色的高质量国台酒带来坚实保障。

目前,国台自主创新按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成了行业一流的现代化双层酿造车间,执行HACCP、ISO14001、ISO9001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高品质标准贯穿酿造全过程。同时,国台还建成酱香白酒行业内首条机械化酿造生产线,对酿造过程中可能影响酒质和风味的机械制曲、生物发酵、管道化密闭输送、智能化储酒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系统创新,实现了相对更健康的制曲工艺、酿造工艺、窖藏储存。

国台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白酒由传统的食品酿造产业走向现代生物产业,由重体力、高耗能、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型的传统工业,走向以人为本、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国台将以“贵州省酱香型白酒酿造及产业化人才基地”为契机,输成果、出人才,不断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助力,为酱香型白酒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贵州开行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

10月28日10时许,一列装载28台“贵州造”新能源客车的出口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开出,预计7天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是贵州首次整列直发的中老班列,也是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

2024数博会发布10项领先科技成果

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8月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上公布了10项领先科技成果和57项优秀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