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内地与港澳海事机构协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8-24 10:53:10

新华社广州8月24日电(记者田建川)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香港海事处和澳门海事及水务局22日在广州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协同机制,联合开展搜寻救助、共同推进水域综合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推广船舶证书电子化运用以便利船舶查验及通关等。

根据协议,通过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加强能力建设,共同维护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促进绿色航运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卓越的海事服务,打造国际先进的海事管理示范区。

内地与港澳将共同优化珠江口船舶定线制及报告制,协同开展船舶交管服务,加强引航安全合作。加强水上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联合开展搜寻救助,联合应对灾害天气对船舶及水上交通的影响,合作开展事故安全调查,维护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

同时,海事部门将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合作,共同推进水域综合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高新科技在船舶污染执法中的运用,防止船舶溢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造成的污染,探索应用清洁能源,促进航运绿色发展。

内地与港澳还将联合支持大湾区航运要素充分流动,共同推广船舶证书电子化运用,便利船舶查验及通关,优化船舶异地检验合作和新造船舶登记衔接,提升大湾区海事政务服务效率,持续优化航运产业营商环境。

协议还明确内地与港澳将开展海事监管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合作,加强通航环境、船舶动态及监管活动数据互通共享,共建大湾区分布式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数据中心。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