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17时,调顺跨海大桥左幅88号薄壁空心墩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至此,大桥所有薄壁空心墩施工全部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所有水上下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为大桥后续推进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和实现项目整体工期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建的调顺跨海大桥。 通讯员 李志祥 摄
调顺跨海大桥共有40个薄壁空心墩,墩高从22.146米到37.944米不等,为不规则体型,由底部尺寸4.2米渐变至墩顶6.9米,墩顶曲线段高度为8.5米,曲线半径24.379米,具有“三高三大”的特点,即墩柱高度较高、尺寸变化范围大、曲线段高度较高、曲线半径较大、曲线线型控制难度大、风险系数高。
面对建设中遇到的难题,项目部通过组织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确保一线作业人员对施工规范及要求的充分理解与掌握;同时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过程管控,认真检验薄壁空心墩施工工艺、设备能力和完成各道工序的时间,保证各项质量数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确保所有薄壁空心墩安全、优质完成。
由于墩身钢筋布置密集,且标高11米以下墩身施工钢筋采用环氧钢筋,这为钢筋加工及混凝土振捣带来一定挑战。同时,因墩身均处于海洋环境中,湛江海湾每天面临涨落潮和风浪,对施工影响较大。
对此,项目部在采用环氧钢筋之外,还通过模板采用透水模板布、混凝土采用C40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外参疏水化合孔栓物(克钛)、保护层厚度采用6厘米厚、墩身外表面采用硅烷浸渍等多措并举的防腐措施,确保大桥建设高标准、建成高质量。
据项目负责人戴军翔介绍,受大桥前期红线交地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调顺跨海大桥三条施工主线之一的移动模架施工一直被“卡住脖子”,未能全面展开。作为移动模架的下部支撑,薄壁空心墩的施工“落幕”,为移动模架后续快速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推动项目整体进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下一步,项目部将加强施工组织安排,增加作业人员和物资投入,充分利用夜间施工,全面提速移动模架施工及各工点施工。同时积极推动高压线改迁工作,尽快打通箱梁架设与移动模架的“上部通道”,确保陆地施工与海上施工在今年11月份成功“牵手”,为大桥早日拉通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