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认为日供应链政策并非要对华脱钩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0-08-25 11:14:16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4日发表东京大学教授川岛真题为《日本供应链政策并非要和中国脱钩》的文章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3月表示:“由于中国等国向日本供应的产品减少,对我国供应链的影响令人担忧,因此对一国的依赖度且附加价值都很高的产品谋求生产据点回归我国,对于其他产品也尽量不依赖一国,让生产据点分散到东盟等地以期实现多元化。” 

其结果反映在4月7日公布的修正预算案中,对明显脆弱的供应链改革,拿出2486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5元人民币———本报注)预算。中国政府当然会怀疑,日本政府是在促进日企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落实日本版脱钩政策。政策的现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很有意思的是,政府的方针分为“针对供应链对策的国内投资促进事业费补助金”和“海外供应链多元化等支援事业”两大块。前者指“随着新冠疫情的扩大,凸显我国供应链的脆弱性,所以为了顺利确保供应生产据点过于集中的产品、材料,或者国民健康生活中所需重要产品、材料,对在国内实施生产而建设生产据点的企业进行补助”;后者是“为支援在国外生产产品、零件材料生产线的多元化,对引进强化供应链的设备的企业进行支援,尤其是在亚洲地区通过生产线的多元化等来强化供应链,强化日本和东盟间经济产业合作关系的企业”。 

简单来说,前者对应回归日本的企业,后者主要是支援向东盟地区转移的企业。当然,其中并没有记载“从中国”回归、“从中国”转出的字样,也或许想突出不是针对在华日企为目标这一点。 

问题是预算。日本政府将预算的九成左右用在前者,后者只用了一成,就200亿多一点。也就是说,日本政府拿出的预算几乎都用于向日本回归的企业,而向东盟转移的预算只是很少一部分。可以说这是出于对中国的考虑,也是回应日本企业现实的要求。 

日本政府于5月公开征集补助金申请,结果于7月公布。从公布的结果来看,关于“针对供应链对策的国内投资促进事业费补助金”,一部分包含半导体相关的尖端产业,但多数以口罩、医疗设备、消毒用酒精、检测套件、医疗用防护服等为对象。这些制造据点从海外转移到了日本。虽然公布的结果中,没有记载在国外企业“从何而来”,但也包含了不少从中国撤退的企业。 

另一方面,关于“海外供应链多元化等支援事业”,公布结果也同样包含一部分尖端产业,但大部分是医疗相关工厂的转移,目的地有越南、泰国等。虽然这里也没有明确表示源自哪里,但包括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企业。 

可见,目前日本政府在补充预算中拿出的2500亿日元,主要用于医疗相关产品和器具工厂的转移,而且大多用于向日本国内转移的企业。这与美国正在进行的尖端产业的脱钩内容不同,日本只不过是为了能更简便地筹措到口罩等物资;虽说是生产据点的转移,但九成预算用于向国内转移。这也并不是代表日本所有企业的倾向。因此,将日本政府拿出约2500亿日元的预算,说成要与中国进行脱钩,并不符合实情。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丨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协议意向超6000项!全球供应链带来强大“朋友圈”

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2倍多、首发首展首秀增长67%……7月20日闭幕的第三届链博会带来强大“朋友圈”: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来自上合组织工商论坛的观察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作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在7月17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对此展开讨论。

新华时评丨携手维护全球发展“共赢链”

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本届链博会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参展、观展,既彰显各国工商界人士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共同诉求,也体现中国强化全球产业链韧性、凝聚合作共识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