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对外开放赛道上,贵阳猛进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27 15:05:30

屹立不倒的甲秀楼、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如今说起贵州省贵阳市,外界的人们逐渐有了许多新的认知。

作为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山城,过去贵阳几乎没什么存在感,近年来依靠“气候牌”“产业牌”,这座新兴城市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赢得“中国避暑之都”“中国数谷”等美誉。

从打开山门到走向世界,从经济总量小到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开放是贵阳快速发展的关键。当前,贵阳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全力当好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火车头”“发动机”。

开放通道纵深拓展

“地无三里平”曾是困扰贵州发展的一个难题,作为省会,贵阳也被困其中。

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地处西南腹地的贵阳迅速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2016年沪昆高铁开通、2019年成贵高铁开通……高铁让贵阳融入“泛珠三角”等多个区域经济圈。

在空中,往来贵阳的航线也越织越密。2018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2019年,该机场开通国际航线增至25条。

立体交通引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2013年开始,不沿海、不沿边的贵阳率先发展大数据,新产业、新业态增长迅速,对年轻人产生强大吸引。

“贵阳也有无人驾驶?”1997年出生的金风徐,2019年第一次走进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并在园区马路上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很快,他决定加盟这家公司,现在已是总经理助理。

政策利好还在持续释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西部大开发的再升级,都让贵阳迎来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2020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持续扩大“交际圈”“朋友圈”,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产业平台日益夯实

每到周末,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的云上方舟购物中心,逛街的市民络绎不绝,这是贵阳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展销进口生活用品的一个载体。

近年来,贵阳高起点规划建设了贵阳综合保税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国家级平台,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带来不小冲击。6月26日至28日,2020贵阳进出口商品网络交易会成功举办。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线上对接实现交易金额11.74亿元。贵州、非洲两地企业还“云签约”了总价值达66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

通过办展会促交流、谈合作,也是贵阳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贵阳已连续10年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连续5年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加上酒博会、贵洽会、中韩企业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贵阳正在成为吸引外资、承接产业发展的热土。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家企业申请建设工程,到底是先出具规划许可还是消防设计备案?这个问题曾让贵阳市清镇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涛犯难。

“查阅了两个事项的法定依据,结果互为前置条件。”王涛说,遇到这种互相“打架”的情况,他们很快协调相关部门,最终商定先办理消防设计备案,没有耽误企业办事。

2018年,贵阳启动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集中整治“两大行动”,有针对性地对营商环境专项指标进行整治和优化,最大限度实现便民利企。

2019年,贵阳市企业开办、外资企业备案实现1个工作日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

贵阳市市长陈晏表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贵阳将继续拓展开放通道、建强开放平台、深化经贸合作、优化开放环境、壮大开放经济,努力稳住外贸外资,为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加油助力。

相关推荐
兰州新区政务大厅10月12日全新亮相 办事更便捷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和群众营造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办事环境,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近日发布公告,将于10月12日(星期日)对政务大厅进行一轮全面的功能布局优化调整。

筑平台、拓通道:辽宁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朋友圈”

9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辽宁沈阳举办。自2020年起,辽洽会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辽宁省服务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平台。

专访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机遇——访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方面展现积极姿态,持续与东盟等全球贸易伙伴探索合作机遇。”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与贸易伙伴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