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过去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各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外部资金和广阔的出口市场。广西也不例外,香港多年保持为广西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是广西第一大一般贸易出口市场。但随着我国大陆经济发展和对外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港原有优势不断弱化,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香港“修例风波”以来,香港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香港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样背景下,广西与香港合作是否进入了低谷?本文尝试对当前形势下桂港经贸合作前景做简单分析。
一、深化桂港合作正当其时
本文通过对国家维护安全战略需求、香港政府自身加快发展诉求、广西与香港经济发展较强互补性等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可能是深化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最佳机遇期,深化桂港经贸合作正当其时。
(一)从国家层面来看,深化与香港经济合作重要性更加凸显。“修例风波”以来,“港独”、“黑暴”破坏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冲击“一国两制”底线,中央对香港的关注和重视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性加剧和国内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背景下,如何实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行稳致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作为与香港有着较强经济互补优势和长期合作基础的省份,广西通过深化与香港经贸合作,不仅能借力香港资源和专业优势加快自身经济发展,更能通过合作进一步增加香港企业和民众对内地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助力国家维护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助力“一国两制”贯彻落实。
(二)从香港层面来看,香港优势犹存但产业转移意愿更强。“修例风波”对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正常经济生活活动受到严重干扰,据香港特区政府相关统计,今年一季香港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实质下跌8.9%,是自1974年第一季统计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尽管如此,香港作为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中心地位并未改变,多年积累的经济、人才、政府服务等优势依然存在。但在“修例风波”、“港暴”等背景下,更多香港企业希望在香港之外布局投资,香港政府面对巨大经济下行压力,也更加希望深化与内地各省经贸合作,更加鼓励和推动香港企业和人才借助内地市场、产业等优势实现共赢发展,这都为广西吸引香港资金和产业提供了更大潜在机遇。
(三)从广西层面来看,与其他省份相比广西与香港经贸合作更具优势。国家实施大湾区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强大湾区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为广西进一步深化与香港合作提供了更有利条件。更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强调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同时,明确要增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要努力将深圳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香港、广州、深圳之间竞争将更加激烈。广西既具有毗邻大湾区的天然区位优势,更与香港存在很强的产业互补性,与香港合作障碍更小、潜力更大。广西应顺势而为,在全面“东融”中进一步深化与香港经贸合作,借力香港优势加快广西经济发展。
二、桂港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思路
为进一步阐述为何当前形势下深化桂港经贸合作反而正当其时,本文通过对广西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和香港优势分析,提出广西与香港可以深化合作的五个重点领域:
(一)借力香港加快广西外贸发展。香港是重要的全球转口贸易中心,区位、物流、通关服务等优势明显,广西可以借力香港优势,加快广西外贸发展。一是借力香港建立和优化全球营销体系。充分利用香港贸发局、香港各商会等全球营销、品牌培育、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指导和支持广西企业借力香港建立海外营销体系,打造国际品牌,打造国际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对香港转口贸易,鼓励广西外贸企业借力香港税收、通关、金融等优势,利用香港平台进一步扩大外贸规模。三是借力香港提升广西外贸综合服务水平。大力引进香港贸易资讯、报关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第三方外贸综合服务,提升广西外贸发展水平。四是借力香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广西服务贸易基础小,2019年广西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1亿美元,占全国比例仅为0.07%,香港与广西服务贸易占比不大,但广西与香港在金融、会展、咨询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合作潜力很大,可以加强与香港合作,把香港专业服务和广西、市场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广西服务贸易发展。
(二)借力香港提升广西物流水平。香港是亚洲重要的海上运输枢纽,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836.4万标准箱,位居全球货柜港第七位。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十大最繁忙客运机场之一,2019年香港机场航空货运量480万吨,航空客运量7150万人次。应充分结合香港航运优势和广西区位优势,深化与香港物流合作,加快广西物流发展。一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继续培育和强化欧美—香港—广西—内地、香港—广西—东盟的物流线路,整合香港海港、空港以及与北部湾港口、广西边境口岸等资源,共同培育和整合航线、航班,实现共赢发展。二是积极引进香港物流集团和企业参与包括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内的广西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引入香港承运企业、供应链整合供应商等,提升广西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积极争取与香港实现“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利用自贸区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会,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广西与香港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共同打造物流协同平台,实现物流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广西通关便利化水平。
(三)借力香港科技加快广西产业发展。香港有优秀的科研机构和人才,但科研成果转化、制造生产成本高,与广西科技人才缺乏、科研机构实力不强、但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销售市场等现状高度互补,应深化与香港科技创新合作。一是充分利用广西土地、生态、区位等综合优势,推动香港科技机构在研项目转化为广西产业项目,积极探索产品研发、品牌宣传、项目孵化在香港,生产、加工、转化、仓储、销售在广西的产业合作模式。二是鼓励和支持广西企业积极与香港科研单位合作,打造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三是借鉴深圳梦工厂、合作科技园等模式,利用CEPA基地平台积极吸引香港科研人才、青年创客等来广西创业,打造桂港科技创新合作产业孵化园、香港青年梦工厂等,推动香港科研成果在广西落地、转化、生产。
(四)借力香港加快广西金融发展。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广西要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应进一步深化与香港金融合作。一是用好用足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相关优势,积极引进香港金融机构,鼓励香港金融机构将业务处理中心、集约运营中心、资金管理中心、金融数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中后台功能性服务机构放在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总部。二是鼓励香港金融机构通过入股、战略合作等方式与我区金融机构合作,参与我区金融机构管理,提升我区金融机构管理和业务服务水平。三是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利用广西区位、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展面向东盟的货币结算、跨境投融资、跨境信贷等金融业务,助推人民币在东盟的国际化进程。
(五)借力香港加快广西自贸区建设。学习借鉴香港在贸易监管、港航物流、金融创新、投资管理等优势,加快广西自贸区建设。一是积极吸引香港人才。广西自贸区建设亟需更多熟悉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建设与运作的政府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而香港具备上述人才优势,应抓住当前香港人才外流契机,大力吸引香港专业人才来广西相关机构、园区或企业交流任职,为广西自贸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二是学习香港政府服务企业和推动产业发展经验。香港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管理方面一直有专业、高效美誉,可以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加强相关人员交流学习,借鉴香港经验深入推进广西自贸区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三是依托自贸区体制创新优势,大力引进香港金融、物流、旅游、工商服务、文化与创意、医疗、教育、科技、检测认证、环保等“4+6”优势产业,加快广西自贸区服务业发展。
三、深化与香港合作,当前应该做什么
香港一直是重要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尽管当前其经济发展受“修例风波”影响严重,但其发展优势仍在。无论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现实需要,还是营造良好国际政治环境、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长远考虑,未来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发展、进一步支持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更好地推动香港融入大陆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是不会改变的,而且还会进一步强化这种趋势。与其他省相比,广西与香港经济发展互补性更强,发展机遇更大。所以,广西应抓住当前机遇,加快深化与香港经贸合作,在服务国家安全战略中加快广西自身发展,将香港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和广西区位、政策、资源、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借力香港加快广西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首先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高层合作机制。应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内地发展政治高度出发,参考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思路和举措,争取由自治区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桂港合作规划和协议。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未来一段时间两地合作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确保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充分用好“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建立两地政府部门人员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开展互派干部挂职、定向培训等,推动两地政府人员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深化。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合作。在贸易、金融、物流、科技等重点领域,成立和完善桂港相关部门合作机制,确定各重点领域合作牵头部门,谋划和确定各自领域的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确保合作成效。建立重点合作领域两地相关工作部门定期会晤机制,共同谋划、推进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相关项目。
三是丰富桂港两地多层次合作机制。立足长远、深耕香港,充分发挥统战、政协、港澳办等多部门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桂港两地政府、学校、相关团体组织、商协会、企业等多层次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桂港两地多领域交流合作。(原文发表于《当代广西》202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