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海关创新助力江苏自贸区全面超越

来源:江苏经济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9-01 14:06:53

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来,南京海关致力于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助力自贸试验区实现全面超越,第一时间推出16项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措施和12项海关监管创新举措,《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赋予的35项任务,目前已落地34项,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贸易便利化,畅通物流大通道

南京海关全面落实“海关改革2020”方案,积极推广“两步申报”,实现“零滞后通关”;深入推进“两段准入”,实现“零延时通关”;认真落实“多证合一”改革试点,深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推动“单一窗口”建设。通过持续优化业务流程,6月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当月压缩50%以上。

支持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实现铁路出口转关单自动核放,铁路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中哈国际物流基地发运部经理刘斌说:“海关的政策支持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物流成本,提高了发运效率,很多客户已逐步将其他通道的过境货源转入连云港。”

通过空陆联程(SZV)模式,国际航运货物在上海浦东落地后直接送达苏州片区内工厂,全程仅需12小时,平均提速6小时,降低企业成本15%-25%。目前苏州片区已与华东、华北、华中等7个机场实现互联互通,惠及企业1500家。

开辟中欧“卡航”新模式,打造连通海外“蹊径”通道。在中欧“卡航”新模式下,企业出口货物可随时在苏州申报发车,通过公路运输至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输时间为铁路的一半,成本比空运降低30%-40%,目前日均承运货值超千万元。

稳链固链强链,聚焦产业新发展

南京海关立足苏州自贸片区创新平台,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对象,实施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苏州京隆科技、群策科技等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关联企业,这些产业链上的企业,实施整体监管、全程保税、便利流转,共享政策红利。今年1-7月,参与试点的3家企业进出口85亿元,同比增长211%,改革带来的获得感提振了企业信心,试点企业均不同程度选择在园区增资扩产。

利用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载体优势,开展保税检测内外联动试点,探索打造“区内辐射区外,区外带动区内”的检测产业集聚区。西奥检测公司通过保税检测区内外联动政策将待检测的LED灯外发至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开展检测,相较于传统口岸完税清关模式,各项通关手续节省了2天时间,保税检测区内外联动政策的红利效应明显。

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零售出口业务稳步发展。今年7月,全国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在江苏自贸试验区成功落地。金陵海关根据海关监管方案及管理流程,提供了一站式、高效、便捷的申报、运作和监管服务,助力南京自贸片区首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区)顺利通关出区,实现南京片区与区外综保区联动发展。

立足模式创新,实现企业问题清零

南京海关立足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实现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对江苏自贸试验区企业全覆盖。

推出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支持企业将保税货物与一般贸易货物拼装在同一个集装箱内出口。5月15日,中欧班列“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业务模式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首票业务操作为企业节省了73%的运输成本,此项创新为全国首创,已在全省推广。新模式不仅有效满足了客户对小额商品过境及出口中亚地区的需求,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深受企业客户欢迎。

利用海关掌握的企业贸易数据,推出“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模式。通过海关信用加分,叠加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数据,为银行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精准画像,帮助进出口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苏州已累计有85家企业发起“关助融”申请,63家企业完成授信得以缓解融资难题,授信资金近30亿元,累计提款额近5.7亿元。

金陵海关结合“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推进资质管理制度改革,在南京自贸片区试点实行企业资质深度融合,“1+N”的“基础资质+特定资质”企业管理新模式,企业只需一次申请,即可获得多个资质。新模式免除企业重复提交材料8项,减少填报数据41项,缩短办理时间70%。

此外,优化进口粮食品质检验模式、进境木质包装直通式检疫、综保区电子账册网上核销等创新举措也在探索之中。连云港海关创新监管技术应用,通过大宗散装粮食料斗秤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智能观测船和码头视频监控系统,对货物抵港、装卸、储运及检验流程可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检验流程的快速实施和监管现场的最小人工干预,有效提升检验监管质量和效率,节省通关时间20%。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试点综保区电子账册网上核销模式,对企业来说,不用停产停线盘点,可以降低核销成本。

相关推荐
贸易便利化措施推动江苏外贸展现新机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外贸大省江苏实现进出口值1.76万亿元人民币,创该省外贸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7%。

江西新余首票“抵港直装”货物顺利通关

日前,江西省新余市南方硅灰石有限公司出口至印度尼西亚的48吨硅灰石,由新余发往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该批货物运抵码头后开始装船,仅用时20分钟便完成全部作业。

海关总署:着力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便利化体系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负责人何晓睿8日说,海关总署积极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便利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