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设立近两年来,锚定建设一流自由贸易试验区目标,勇担“探路、引领、突围”责任,把自贸试验区的“含金量”转变为发展的高质量。截至目前,已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制度创新成果100余项。
江苏自贸试验区定方案绘蓝图,在国务院给出“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期限的三年考之际,交出了“113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110项,占比超过97%”的答卷。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位于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范围内。获批三年来,依托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的独特优势,始终聚焦制度创新核心任务,着力服务区域开放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三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落实试点任务,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和新成效。
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累计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96项,其中81项为全国全省首创、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项在国家部委完成备案、88项在省内复制推广,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江苏经验”。
8月初,记者通过走访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采访并了解江苏自贸试验区是如何耕耘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成为扩大开放合作的“新高地”,书写新时代的深化改革“新答卷”呢?
挂牌三年来,苏州自贸片区勇担“探路、引领、突围”职责使命,紧扣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产业集群建设,持续做强主导产业,不断深化全链条改革创新,在全国67个自贸片区中形成鲜明的差异化竞争底色。
获批以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突出可复制可推广,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
近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创新打造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风险防控模式,以实质业务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合理性评价,为企业精准画像,建立完善的检测预警体系,严控系统性风险。
近期,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创新模式,推出“宁研通”参比制剂综合服务平台,这是江苏省内首个“集聚需求、最优价格、全链清关、到货全检、专业运输”的参比制剂综合服务平台。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创新打造“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统筹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培育与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相匹配、产业体系相融合、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代法律服务体系。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创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注册申报公共服务模式,搭建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标准申报、跟踪保障、专业助力”的全流程服务,全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应用进程,助力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期,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措施》。
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是江苏高位部署自贸试验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的重要机制,近期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重点、焦点,中国经济信息社将聚焦制度型开放观察江苏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系列实践。
近日,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促进制度创新十条措施》,提出建立制度创新统筹工作机制、建立制度创新科学评价机制、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制度创新等十项内容,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改革创新。
9月27日上午,南京江北新区基因大厦9楼,19家生物医药企业严阵以待,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针对高风险特殊物品的风险评估会。南京自贸片区成立生物医药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基本实现企业随报随评,这样的风评会现在一月至少一场。
开放的江苏,每天都在发生什么?成百上千的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亿件“江苏造”品牌商品在江苏港口完成吞吐,漂洋过海。
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三年来,江苏自贸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和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成果,高质量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产业发展,连云港片区出台了促进片区产业发展“1+8”政策,涵盖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发展、金融集聚、跨境电商等;连云港海关制定20条措施,支持冷链物流、保税混矿、集装箱混拼等。
“坚持陆海统筹,强化以港兴市,推进陆海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陆海通道战略枢纽。”2日,连云港市副市长张家炯在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显示 2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