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襄阳自贸片区深入改革创新 建设内陆“无水港”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9-02 14:57:41

湖北襄阳自贸片区挂牌三年来,围绕“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两大主线,持续深化“先行先试”改革,推动片区在改革、建设及发展方面不断深入。记者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湖北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6月,襄阳片区内市场主体7150户,比挂牌前增长348.8%。片区共引进项目128个,总投资731亿元,其中外资项目9个,总投资11.98亿元。

据了解,襄阳自贸片区高度重视对外经贸合作和对外通道建设工作。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目前襄阳片区已经开通襄汉欧、襄渝欧、襄阳—阳逻港、襄阳—宁波港、襄西欧、襄钦马、襄阳—上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襄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和襄阳—上海公铁联运货运专列,这9条货运班列在常态化运行以来,襄欧班列累计发运5128标准箱,货值3.4亿美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襄阳自贸片区通过构建“平台-货代-企业”三级生态体系,推进量价互保机制,逐步降低短驳、场站、铁路、远洋运输及用箱成本。襄西欧班线每个集装箱仅9650元,实现了全国中欧班列最低价格发运。世界知名船务公司马士基将襄阳纳入全球第347号港口目录,襄阳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水港”,可在本地签发进出口全程提单。

同时,襄阳自贸片区积极落实海关通关一体化、“提前申报”“自报自缴”等通关模式改革,通关无纸化比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均达到100%,进口整体通关时间较挂牌前压缩41.53%,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75.95%。襄阳片区复制实施“先入区后报关”“分送集报、汇总征税”等先进地区经验,原创实施“保税物流中心与港口出口联动”机制,优化原有报关、运输、仓储模式,吸引企业在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业务。

三年来,襄阳保税物流中心累计办理进出口报关单7192票,进出口监管货值折合人民币61.37亿元。“其中2019年进出口监管货值首次突破30亿元,而挂牌前大致每年的进出口监管货值是2亿元。”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襄阳片区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科技交往,英诺迪克北欧创新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北欧知名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先后在襄阳片区举办2次北欧创新科技路演活动。未来襄阳片区将依托英诺迪克等一系列科技服务转化平台,引导更多企业走进欧洲,更多欧洲企业进入襄阳。

相关推荐
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 改革创新成关键词

人勤春来早。2月5日,即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广东、上海、山东、湖北、安徽、浙江、辽宁等地召开会议,为全年工作把脉定向。今年,多地“新春第一会”纷纷指向两个关键词——改革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等成为部署重点。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 百年云锡跨越腾飞

作为具有141年历史的“百年国企”和全球锡铟行业“双龙头”企业,在扛牢保障国家锡铟战略金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征程上,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信心满满,步履铿锵。

构筑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七周年侧记

七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持续奋进、蹄疾步稳,一项项制度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