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凤阳: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9-04 14:50:56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黄湾乡紧抓淮干工程和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之机,立足乡情,谋划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该乡结合地处沿淮低洼地带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等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各村产业发展重点,制定特色种养殖业发展实施方案,落实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清单,明确产业类型、产值规模、补助标准。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土地流转和,通过集中建设农业观光区和光伏发电区,利用花园湖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渔家乐)餐饮,抓好非洲菊、花生种植、黑豆种植、稻虾联作、绿化草坪、野生芡实、芦笋基地特色农业,利用建设进洪闸湿地公园,规划发展露营、垂钓休闲旅游业,培育特色家庭旅馆,发挥好黄湾在“蓝色走淮河”旅游布局中地位。

积极引导,兑现产业奖补。该乡一方面及时根据上级政策汇编《黄湾乡扶贫攻坚政策宣传手册》,明确补助标准、实施范围和发展对象,为特色种养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以便及时兑现产业奖补。另一方面提供技术服务。目前,产业涉及到户项目有鸡、猪、甲鱼养殖及黑豆、花生等种植。该乡及时组织农技、畜牧有关技术人员到村入户指导贫困户发展生产,为贫困养殖户答疑解惑,帮助贫困户引种购苗,全力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开展技能培训。该乡从贫困户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地域特色、生产特点、劳动力就业情况适时开展特色种养殖业技能培训,并给予免费创业指导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帮助贫困户实施创业脱贫。

以企带户,助力精准扶贫。该乡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2019年建成扶贫非洲菊项目基地,以合作社形式经营,流转土地120亩,建设大棚82个,2019当年收益13万元,其中9万元用于资产收益分红,4个村193户贫困户直接收益,同时还吸纳周边40多户农户在基地就业务工,每人每年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通过企业带动,以“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将贫困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实现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的双赢目标。(陈雪琪 葛晓军)

相关推荐
陕西吴起县:生态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以“山水有约 盛夏狂欢”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旅游季于7月15日启幕。

扎根田野担使命 绘就乡村新图景

2024年,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第二轮乡村振兴工作中勇挑重担,与3省9县10个村结对。

21家国际媒体记者到麻栗坡金平参访

近日,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组织下,21家国际媒体记者到外交部定点帮扶县麻栗坡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参访,了解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