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福建厦门规划13套灯塔自动气象站护航“丝路海运”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0-09-05 21:23:26

福建省厦门市气象部门拟在厦门、漳州、泉州近海航标上规划建设13套灯塔自动气象站(目前已建设2套),助力“海丝”核心区港口高质量发展。

图为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

厦门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口,虽然气象部门依靠多点布局的观测设备为港区提供不间断服务,保障港口生产持续快速运转,但位于厦门港入出海口主航道边缘的九节礁附近水域在特定季节受大雾影响较大,气象观测的需求较为迫切。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2019年10月,厦门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跟船出海,经历了港口装卸、货轮航行以及进出港的全过程;同时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海事、港口、航运等一线业务单位实地调研,先后与管理工作人员、航运船员、渔民等200余人次座谈交流。在把准厦门港口的“气象脉”后,首开先例在灯塔上搭载气象观测站。该气象站的建立,能帮助港口及时获取天气变化信息,为气象预警、航线安排、货物流通等提供有益的气象数据信息,将有效提升港口约10%的雾天通航效率,保障船舶通行安全。

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吴陈锋主任介绍,为解决厦门港和闽南区域近海航道海上气象观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厦门航标管理处支持下,厦门市气象部门在厦门、漳州、泉州近海航标上规划建设13套灯塔自动气象站(目前已建设2套),依托网格化预报系统提供逐小时的气象预测;在福建省“知天气”app设置“丝路海运”气象服务专栏,为港口、海事等管理部门和航运相关企业提供不间断的精心气象服务,保障通航安全,提高通航效率。

这是厦门市气象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厦门航标处为“海丝”核心区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细化服务的有益尝试,也是“丝路海运”联盟发挥机制创新优势,联盟成员“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成果体现,对于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打造绿色智慧港口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推荐
厦门文化旅游对接座谈会在泰国曼谷举行

为进一步加强厦门与泰国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友好往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于16日在泰国曼谷举办了“海上花园·乐动厦门”文化旅游对接座谈会。

香港故事丨水下文物 探古知今——在香港感知丝路精神

“从湾区启航:‘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自2024年8月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开展,至今备受关注。“南海一号”承载的历史记忆,让参观者感知丝路精神的脉搏。

厦门太古可口可乐新春送暖,200余名志愿者传递年味祝福

新年临近,厦门太古可口可乐在厦门、泉州、晋江、漳州、莆田等区域的200余名员工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新春送温暖”爱心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