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汉语教学将纳入埃及中小学教育大纲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9-08 16:24:28

新华社开罗9月8日电(记者李碧念)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与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长塔里克·舒基7日在开罗签署《关于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作为选修第二外语的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汉语教学将纳入埃及中小学教育大纲。

廖力强当天致辞说,中方愿与埃方一道,稳健做好协议落地执行工作,着力在提升教师水平、丰富汉语教材、优化教学方法、编制教学大纲等方面加强合作;将加快推进鲁班工坊建设,积极参与卢克索职业技能学校建设,认真研究共建埃方科技大学,把汉语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在一起。中方还将把中国企业参与苏伊士运河经济开发区建设与用工人才培养进行一体规划,通过“语言教学、职业培训、市场就业”三位一体的链条式合作模式,使汉语教学更好服务埃及民生建设和经济繁荣。

塔里克·舒基说,埃及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自1956年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此次签署汉语教学谅解备忘录再次反映了双边深厚的友好关系。埃及愿继续加强与中方合作,学习中方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经验并从中获益。

据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育处介绍,埃及有着良好的汉语教学传统,1958年开始设立汉语专业,是中东以及非洲最早开展汉语教学的国家。目前埃及已建成2所孔子学院、3所独立孔子课堂、2所孔子学院下设孔子课堂,共计有16所埃及院校开设了中文专业或汉语课程。

相关推荐
守护红海沙漠生态——中电建华东院埃及风电项目的绿色实践

在埃及红海省广袤的干旱荒漠上,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伊士湾阿蒙内特500兆瓦风电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友好型施工实践,为干旱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生态保护样本。

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举行

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在开罗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文明国家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