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印度尼西亚拟发展境内医疗旅游业

来源: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9-10 15:53:42

《联合早报》9月8日报道: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在考虑发展境内医疗旅游业,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国人迅速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雅加达邮报》报道,印度尼西亚海事与投资统筹部发言人佐迪8月中旬发表声明称,发展境内医疗旅游业可以增强印度尼西亚医疗业的实力。他说:“根据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2015年,有多达60万名印度尼西亚人到海外求医,是全球最多的。印度尼西亚病人一般更倾向于到海外求医,因为他们认为国内的医疗服务尤其是针对某些疾病,远不如海外的医疗服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际交通停顿,旅游业首当其冲,各国转而纷纷鼓励人民境内旅游。

佐迪指出,印度尼西亚发展自家医疗旅游业不仅可行,而且利润丰厚,因为全球的医疗养生游客数目一直在稳健增长。东南亚国家如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早已开发医疗养生旅游业。以泰国来说,它在2016年迎来229万这类游客,收入高达69亿美元(约94.5亿新元)。

他说,发展医疗旅游业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印度尼西亚经济更加多元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尼西亚政府目前正考虑与印度尼西亚医生协会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建设由其他国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国际医院。

佐迪说:“我们会引进印度尼西亚所缺少的专家,让这些外来人才与本地医生一起工作,这样一来印度尼西亚人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外国游客也会前来求医。”

印度尼西亚长久以来是邻国医疗旅游业的最大客源之一。根据CIMB亚细安研究所的数据,印度尼西亚人每年在海外的医疗保健支出为1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选择去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目前的医疗服务水平无法媲美邻国,但它多年来一直是外国人寻求水疗的首选地。

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正式启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

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正式启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将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同日,两国央行还启动了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中国朋友做得好,我们印尼也要跟上”——中国经验助益印尼乡村治理

印度尼西亚农村干部研修班于2019年正式启动,由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主办,与印尼农村、落后地区发展部合作,每年选派20至30名印尼村长到中国参访学习。截至2024年,“村长班”已举办4期,逾百名印尼村长踏上中国土地,体验了解中国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