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一派繁忙。 记者 李嘉斌 摄
9月14日,记者一行走进位于雷州市英利镇的“南派农场”菠萝种植基地,工人们摘菠萝、挑菠萝、装车运输等,现场一派繁忙。走进广东南派食品有限公司,同样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在标准化车间里,200多名工人正加班加点加工菠萝。
据了解,为应对今年疫情的冲击,该公司迎难而上,多措并举有效缓解菠萝产能压力,上半年累计收购当地菠萝15000多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实现逆势增长,赢得种植户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逆势增长
南派公司地处雷州市英利镇科技工业园,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菠萝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主体和农户,延长菠萝产业链,有效解决了当地菠萝等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尤其是在今年疫情严重期间,物流受阻、销售迟滞,雷州半岛50万亩的菠萝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该公司承担英利武寮村等村扶贫责任,与贫困户签订保底(1200元/吨)收购菠萝协议,为了减轻种植户的损失,该公司于2月10日复工复产,是当地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按合同保底收购贫困户种植的菠萝进行生产加工。
南派公司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迎难而上,克服用工不足、防疫任务艰巨等困难,上半年累计收购当地菠萝15000多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同时,与贫困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220份,保底收购价1200元/吨,市场价超过保底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并通过拓展菠萝深加工渠道,积极消化“菠萝的海”巨大的鲜果产能,实现种植合作社盈利、农户增收。
疫情寻商机,迷你鲜菠萝逆势抢占市场
南派公司老板郑英豪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企业家。他大学毕业后曾在百佳超市从事营销工作,十年前从广州回乡创业,专注于菠萝产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
去年底,泰国小菠萝在国内很受年轻人欢迎,在今年疫情期间,进口商品受阻,郑英豪在疫情中寻找商机,他收购当地菠萝小果,经过精雕细作制作迷你鲜菠萝投放市场替代泰国小菠萝,一炮走红。
记者在该公司迷你鲜菠萝制作车间看到,几十名女工一字排开,个个都是雕花能手,几分钟功夫,一个精雕细作的迷你鲜菠萝就完成了,为了方便食用,每个迷你鲜菠萝都留有一个短柄。公司将从农户收购来的小菠萝经过削皮、雕柄、挑选、打包、灭菌、冷藏等工序,当晚装上冷链物流专车发往全国各地,第二天就能进入全国市场。过去500元/吨的菠萝小果都无人问津,现在2800元/吨也难抢到货,经过精雕细作出品的迷你鲜菠萝成了市场新宠,价格翻了几倍,助力种植户增收。
今年初新冠疫情期间,该公司向湖北武汉、荆州和黄石捐赠100吨新鲜菠萝,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受到欢迎和好评。
产学研合力,推动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南派公司坚持以岭南特色热带水果深加工为核心,建有2个技术开发中心,其中一个在工厂、一个在广州,有研发工程师10人,每年投入200多万元科研经费进行新产品开发,通过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省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菠萝技术研发中心,联合承担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其中参与省农科院主持的项目《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产地高效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列入2019年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应用示范热带水果速冻技术。该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湛江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南派农场牌果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同时,该公司已与省农科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将依托该院果蔬加工创新团队,重点应用该团队研发的超高压杀菌、冷冻浓缩、冷冻干燥、副产物定向发酵等技术,新建菠萝副产物综合利用车间、果汁超高压杀菌加工生产线、冷冻干燥生产车间等,补齐菠萝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综合利用不足等加工短板,扩大加工生产能力、提升菠萝深加工产品品质,实现菠萝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南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不断扩大本地优势水果的深加工综合利用,积极参与省级现代农业雷州菠萝产业园建设以及湛江市菠萝优势产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将通过产业园建设项目,有效提升菠萝种植和产品加工绿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