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与东部对口帮扶省市因地制宜共同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20-09-17 14:41:03

秋天,黄澄澄的刺梨迎来了收获季。收获,不仅仅是从枝头到车间,更是从果实到各类产品的变身。

8月13日,以刺梨原汁提取和润喉糖生产为主的广药王老吉刺柠吉科创基地、广药王老吉(毕节)产业有限公司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正式挂牌成立,将围绕刺梨产业进行全方位开发,力争在年内建成投产。

这是广药集团王老吉药业与贵州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贵州刺梨产业再上新台阶的又一重大动作,也是“东部+贵州”模式的典型示范。

98天高效打造刺梨系列产品,成功推出以贵州刺梨为主要原料的广药集团新品“刺柠吉”,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共办广药刺柠吉班,广药集团与贵州刺梨的碰撞,火花四溅。

小小刺梨果蕴藏的大大能量,一次次让人眼前一亮。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刺梨果的华丽变身,生动诠释了“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等的巨大效应,人们对刺梨果的认识在不断刷新,对刺梨产业的发展思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

今年6月,为推动刺梨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贵州正式启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并发布了《贵州刺梨系列标准汇编》,贵州刺梨产业大踏步迈入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阶段。

“‘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出现恰逢其时。”贵州宏财刺力营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天鹏说,品牌效应能更好地助推企业发展变革、做精做优。

在发展中更新观念,在思路转变中推动发展。刺梨产业的发展变革只是贵州抓住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历史机遇,通过深化合作,开启东西部扶贫协作新征程的一个缩影。

蔬菜、水果、禽肉……苏浙沪粤等东部市场上,贵州产品琳琅满目。“黔菜广进”“黔菜入沪”等正成为贵州农产品东行的热词:杭州市世纪联华超市庆春店“消费扶贫馆”里,来自黔东南的120多种农特产品正在火热售卖;在上海,仅2019年遵义农产品通过各类渠道在沪销售额就达1.8亿元;在粤港澳大湾区,截至今年6月,已有六盘水、毕节等6个市州被纳入其“菜篮子”二级供应中心,并有57个农产品生产主体获得粤港澳大湾区直供基地认证。

育新机、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是第一要务。东西部深化扶贫协作,不单单是以东部之长补西部之短,而是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瞄准双赢目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黔东南州与杭州市携手共建产业园区13个,入驻园区企业67家,合作道路越走越宽。

遵义市与上海市广泛开展干部人才挂职锻炼、培训交流,共同举办“金种子和影子校长”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上海名师遵义行”“千里送医到遵义”等活动,为沪遵智力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8月26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越秀集团毕节产教融合帮扶项目正式落地实施。越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叶珊瑚在开工现场会说,“此次产教融合项目方式方法创新,跳出‘实习+优先就业’的常规模式,实行联合招生、定制教学、定向就业,真正打造全链条产教融合平台。”

“东部+贵州”模式正在不断走深走实,东西部协作的新篇正在续写,更多合作共赢的发展故事即将精彩呈现。(陈丹)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

新疆园区高质量发展“一路生花”

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各地以新作为新气象奋力实现新春“开门红”“开门稳”,既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基础,也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不断获得新发展动力,使开发区、园区成为拉动新疆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