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滁州:推进劳动争议诉前调解促和谐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9-22 09:57:46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劳动争议仲裁系统深入推进多元化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优势,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目前,全市共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13起、涉案人数234人,涉案金额471.23万元。

标准严“尺度”。出台《市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管理办法(试行)》,严格管理和考核。主动对接人民法院、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健全多方联动机制,全方位多渠道为劳动者提供调解服务。积极组织仲裁员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办案水平和职业素养。今年已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培训5场,培训学员410多人,基层调解员队伍稳定性专业性增强。

流程加“速度”。深入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调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市设置各类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1800余个,乡镇(街道、社区)调解组织100%全覆盖,累计培养持证上岗调解员1900余人。全面推动“互联网+调解”试点工作,在全省首创将企业调解委员会、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等纳入调解服务平台使用范围,现有网上平台调解组织账号210个,线上调解员队伍246人,实现调解案件“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

服务升“温度”。打造标准化仲裁院,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打造标准化仲裁院,建成相对独立调解室,为诉前调解创设情境场景,全市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超过80%,标准化水平位于全省前列。疫情期间,发布《疫情控制期间推行仲裁“不见面服务”公告》,利用“互联网+调解”平台,完成线上案前调解21件,涉案110余万元。深入推进人社窗口行风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制度管人、制度管事要求,提升诉前调解服务水平。    (卢璠  卢廉   叶传龙)

相关推荐
安徽滁州:把群众满意作为专卖执法的出发点、关键点、落脚点

2025年以来,滁州市烟草专卖局坚持将群众满意作为贯穿专卖执法全过程的根本遵循,通过执法打假维权、优化服务流程、开展志愿活动等一系列为民举措,扎实架起执法为民“连心桥”。

共建“一带一路”,法治风吹正劲

近日,司法部组织“‘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涉外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北京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见闻

日前,记者跟随司法部采访团,走近北京市司法行政工作一线,看“增温提速”的涉外法律服务,如何更好助力对外开放发展,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