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跟随司法部“‘一带一路’ 法治同行”采访团来到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深入园区、采访机构、参观高校,记录古都西安以司法赋能,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第二届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1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跨越边界:中拉仲裁的新发展与新挑战”。
7月12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德国仲裁院(DIS)在德国柏林联合举办“中德贸易及仲裁国际研讨会”。多名中德仲裁专家围绕贸易争端解决、程序效率与仲裁裁决等国际仲裁领域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中国国际仲裁与工程业务负责人丘健雄律师近日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中国经济与法制发展成果和机遇,分享立杰支持中国企业出海的经验。
大成律师事务所以“全球资源、本土智慧”开放式发展战略,凭借优秀的人才力量、庞大的内部转介网络及丰富的涉外经验,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9月8日,上海仲裁委员会和沙特商业仲裁中心联合主办的主题活动“当下和未来——中国和沙特争端解决的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知名能源企业、高等院校和法律服务机构的代表参加,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虎在9日举行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说,新修订规则回应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仲裁带来的深刻变化,首次对电子送达、视频开庭、视频作证、电子签名以及网络安全和隐私及数据保护作出系统规定。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14日表示,中国已成为运用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
诉讼、仲裁程序中的文件证据披露
去年11月15日,亚太15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印尼的经贸合作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与承包工程依旧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风险。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劳动争议仲裁系统深入推进多元化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优势,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目前,全市共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13起、涉案人数234人,涉案金额471.23万元。
为保障“一带一路”顺利实施,我国的确需要建立权威、公正的国际仲裁机构,以有效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大量不可避免的国际纠纷,并在国际纠纷解决这一重要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作用。但必须正视,目前我国国际仲裁机构的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贸仲委副主任卢鹏起17日在2018中国仲裁高峰论坛表示,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解决经贸投资争议的重要法律途径,在处理国际经贸纠纷、消除投资和贸易障碍、推进国际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纠纷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月23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了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重要性:“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依托我国现有司法、仲裁和调解机构,吸收、整合国内外法律服务资源,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有效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将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尤其对我国“走出去”企业具有重大影响。
会上,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副主任介绍了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基本情况。来自WIPO、瑞士和国内的专家分别围绕调解和仲裁程序、仲裁实践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来自上海市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150余人参加研讨会。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