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杂交水稻新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制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0-09-24 16:15:17

新华社长沙9月24日电(记者谢樱)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250亩的杂交水稻育种基地里,30个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品种长势喜人。通过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与技术集成,湖南农业大学唐文帮教授团队实现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制种效益提高36.3%,节约用种成本超2亿元。

丘陵山区、田块较小、海拔高度不一……在我国符合杂交水稻制种要求的地区,多项不利因素制约了杂交水稻制种。同时,杂交稻制种的用工成本急剧增长,导致杂交种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杂交稻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唐文帮教授主持的“水稻小粒不育系选育及机械化杂交育种”项目致力解决目前杂交水稻制种方式落后、效益低、成本高等问题。历经10余年,项目团队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卓201S等5个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培育出“卓两优141”等6个国家审定品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

团队根据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和大粒恢复系粒厚的差异,发明了筛选装置,实现了父母本种子机械化精准分出“父”与“母”,分选成功率100%,损耗小于1%。同时,团队还配套研发了机械混播、飞机喷施、辅助授粉和病虫害防治等设备,实现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

“杂交水稻推广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用种成本高,适合轻简机械化制种的新品种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杂交水稻轻简机械化制种时代即将来临。”唐文帮说。

相关推荐
马达加斯加总统:期待借助中国杂交水稻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2月3日说,期待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本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中国与文莱加强杂交水稻农业科技合作

10月26日,中国与文莱杂交水稻高级专家顾问项目启动仪式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中国专家团队将通过技术授课和交流等系列活动,与文莱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农业科技合作。

中国与文莱加强杂交水稻农业科技合作

中国与文莱杂交水稻高级专家顾问项目启动仪式2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中国专家团队将通过技术授课和交流等系列活动,与文莱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农业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