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商务部:中国与东盟进入经贸合作黄金时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9-28 10:15:39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陈炜伟、谢希瑶)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27日介绍,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10周年,10年来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与东盟进入了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

李成钢当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今年1至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4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李成钢介绍,下一步,双方将从三方面加强合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畅通,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持人员往来和物流畅通。二是推进经贸务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进一步对接,加快地区经济的复苏进程,拓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合作领域,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动RCEP年内如期签署。

相关推荐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