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关总署:原油进口下月起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9-29 14:21:59

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自10月1日起,海关对进口原油检验监管方式进行重大调整,予以“先放后检”。这一新的监管模式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大大压缩原油进口的通关时间和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为:将现行由海关对进口原油实施批批抽样检验,合格评定后放行调整为“先放后检”。“先放”是指进口原油经海关现场信息核查、取制样等符合要求后,企业即可开展卸货、转运工作;“后检”是指对进口原油开展实验室检测并进行合格评定。

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物控四科副科长 洪亮铭:按照新的进口原油监管模式,我们对进口原油取样后,进口原油船舶无需在口岸上等待原油检验结果即可办理提离手续。相当于企业运输原油和实验室检测由“串联”变成了“并联”。

宁波中油燃料油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伟:“先放后检”的政策能够节省5个小时的滞期时间,折算下来相当于给货主能够节省2万美金的滞期费,另外,该政策给港口企业以及船公司提高船舶周转效率。

新政策同时要求,实施“先放后检”的进口原油经海关检验合格、出具证单后,企业方可销售、使用。此外,检验监管中发现存在安全、卫生、环保、贸易欺诈等重大问题的,海关将依法进行处置,并适时调整检验监管方式。

海关总署商品检验司商品检验二处处长 王贵华:本次进口原油实施的“先放后检”是海关总署持续优化大宗商品检验监管模式、缩短检验通关时长、稳定炼化企业生产原料供应链、促进外贸稳增长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关推荐
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三重维度解码中国外贸半年报

在国新办7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用“实属不易”评价我国外贸上半年成绩单。他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 同比增长4.7%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7%,占外贸整体比重达到51.8%。

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建设不断加强

记者7月8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中国海关强化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建设,围绕“金砖国家‘智慧海关’示范中心网”“能力建设与交流合作”和“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示范点”三大任务,努力使示范中心为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大金砖合作”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