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28日发表题为《中芯国际:错误的筹码 》的文章称,美国政府对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实施了传言已久的制裁。在微处理器方面,中国科技产业严重依赖中芯国际。不过,美中两国的企业都将感受到贸易战最新升级所造成的损害。
周一,中芯国际在上海上市的股票下跌7%。此前,华盛顿表示,出口给中芯国际的产品存在被转用于“军事目的”的“不可接受的风险”。中芯国际的供应商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美国企业。现在,这些企业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向中芯国际出售芯片制造软件和设备。
没有美国的机械设备,中国的短期芯片生产将会受到影响。但是,对中芯国际造成的损害大部分已经发生了。制造高端芯片所需的关键设备生产商荷兰阿斯麦控股公司曾是中芯国际最大的供应商。去年以来,据称是受美国的影响,该公司一直无法获得向中芯国际出口产品的许可。
美国之前的制裁意味着,中芯国际已经失去了其最大的客户华为。新的限制很可能令美国的科技企业非常头疼。中芯国际有四分之一的客户在美国。为苹果和谷歌生产芯片的高通公司是中芯国际最大的客户之一。
中芯国际因外包芯片生产而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如果该公司被迫关闭,哪怕是部分关闭,其客户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台积电和三星等芯片供应商的产品较贵。中芯国际生产能力的损失将会抬高全球微处理器的价格。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强硬路线受到了选民欢迎。但是,减少自由贸易总是会抬高成本,不管其中的政治逻辑是什么。中国现在可能会利用其针对外国企业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美国实施报复。
至于中芯国际,它7月大举募资以加快自己芯片设计的研发———并加快实现中国科技的自给自足。这肯定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