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在北京开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0-12 15:24:27

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11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此次入选的20组作品涵盖了使鹿鄂温克人、云南马帮、新疆喀什牲畜巴扎、生活在中缅边境的傈僳族人等丰富题材,其中不少是摄影师在当地考察、拍摄数十年的成果。

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合作主办。今年为第三届。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表示,“双年展”不是简单的摄影技术“比拼”或艺术美感“选美”,而是倡导以影像来进行各民族历史记忆的记录与书写,也希望借影展引导创作者摒弃虚假、浅薄的伪民俗式摆拍。

此次入围的作品中,许多是摄影师多年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观察、拍摄的成果。例如《使鹿鄂温克人》作者王伟,自2013年起,20余次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深处的使鹿部落考察、拍摄,行程2万余公里,拍摄胶片近千张、数码照片近万张,记录了部落中34位最具代表性的使鹿鄂温克人。

摄影师罗金倩的《六畜兴旺》则别有新意。罗金倩请务农的父亲用铁丝、布料等制作出假的农耕动物,再将“假动物”置于耕地、牧牛、节庆杀猪等真实乡村生活场景中进行拍摄。作品以这种奇特的构思,反映当下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空守家园背景下,传统生活方式的流逝。

当天开幕式上,活动主办方为入展摄影师颁奖并颁发博物馆永久收藏证书。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发展论坛。入展摄影师代表与来自摄影界、收藏机构和从事影视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在发言中点评说,本届入围作品猎奇性减少,更多显示出长时间积累造就的深度和力度。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各地丰富繁多的地方志资料,已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中国社会的素材。希望未来民族志影像也能对记录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发挥重要作用。(李晗雪)

相关推荐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登上长城,欣赏雄伟壮丽的景色;沿北京中轴线漫步,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徜徉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领略夜间城市魅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近日齐聚北京,在48小时“发现北京之旅”中深度感受“中国游”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