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关总署:建设智慧海关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0-14 16:18:09

图为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13日,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6.75万亿元,增长1.5%。对部分主要贸易国家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如对越南、土耳其、波兰、泰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8.5%、17.1%、13%、10.9%。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5%。其中,集成电路、手机、家电出口分别增长18.2%、15.1%、22.7%。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口9168.9亿元,增长12%,占比31.6%。农产品、铁矿砂进口分别增长11.2%、34.5%。

李魁文介绍,海关总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海关智慧。

一是全力推广“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理念。提出以智能化海关建设为核心的“三智”国际海关合作新理念,推动与其他国家(地区)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再上新台阶。目前,“三智”相关项目已先行先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深化疫情应对合作。与沿线30多个国家交流疫情口岸防控经验,推进与俄罗斯、老挝、缅甸、新加坡等国签署国境卫生检疫合作协议。与柬埔寨、新加坡、缅甸等国建立应对疫情紧急热线联系机制。疫情期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防疫物资实施了快速通关验放措施。

三是大力推进中欧班列发展。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项措施,允许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支持开展以铁路运输为纽带的多式联运业务,支持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商、快件、邮件运输业务,指导企业运用中欧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响。

四是积极支持推进AEO互认合作。通过各种灵活方式全力推进AEO国际互认工作。截至目前,已与欧盟、日本、韩国等15个经济体签署了互认安排,涵盖了42个国家(地区),包括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关推荐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10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

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明日开幕

以“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共促贸易安全便利”为主题的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10月1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准备工作已就绪。

三个关键词,看我国外贸何以量质齐升

三季度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顶压前行的外贸,走势如何颇受关注。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