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关总署:建设智慧海关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0-14 16:18:09

图为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10月13日,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6.75万亿元,增长1.5%。对部分主要贸易国家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如对越南、土耳其、波兰、泰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8.5%、17.1%、13%、10.9%。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5%。其中,集成电路、手机、家电出口分别增长18.2%、15.1%、22.7%。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口9168.9亿元,增长12%,占比31.6%。农产品、铁矿砂进口分别增长11.2%、34.5%。

李魁文介绍,海关总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海关智慧。

一是全力推广“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理念。提出以智能化海关建设为核心的“三智”国际海关合作新理念,推动与其他国家(地区)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再上新台阶。目前,“三智”相关项目已先行先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是深化疫情应对合作。与沿线30多个国家交流疫情口岸防控经验,推进与俄罗斯、老挝、缅甸、新加坡等国签署国境卫生检疫合作协议。与柬埔寨、新加坡、缅甸等国建立应对疫情紧急热线联系机制。疫情期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防疫物资实施了快速通关验放措施。

三是大力推进中欧班列发展。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项措施,允许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支持开展以铁路运输为纽带的多式联运业务,支持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商、快件、邮件运输业务,指导企业运用中欧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响。

四是积极支持推进AEO互认合作。通过各种灵活方式全力推进AEO国际互认工作。截至目前,已与欧盟、日本、韩国等15个经济体签署了互认安排,涵盖了42个国家(地区),包括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关推荐
三部门多措并举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

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国连续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海关总署党委书记孙梅君2月7日在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表示,2024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支持中部加快崛起,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

1月12日,海关总署聚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等五个方面公布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