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把握好经济稳定恢复增长态势的大逻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邵非 2020-10-22 11:01:53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姜琳)0.7%——在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实现逆势增长,增速由负转正。“中国号”巨轮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增长轨迹!

无论是回顾此前中国遭遇疫情冲击的过往,还是对照当今世界经济因疫情暗淡的现实,都能深刻体会到这个数据的来之不易。把握和领会好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增长背后的大逻辑,对更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从基本面分析,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直接来自防控疫情之“效”,全国上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复工复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一起跑;也受益好政策之“暖”,“真金白银”帮企业渡难关、筑牢民生之基,大局稳,人心安,事则成;更离不开新动能之“劲”,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显著带动整体经济。

综合判断和诸多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四季度乃至全年有信心保持目前的向好态势,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种趋势既有牢固的基础,也有条件的支撑,既是现实的反映,也是未来的走向。

大国经济有大国经济的逻辑。“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细化,形态更加高级,国内外联动更加紧密,形成巨大的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中国总能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大国经济有大国经济的优势。14亿人口、1亿多市场主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加速积聚,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内需空间广阔。中国正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在积极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在充分看到好转趋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区、行业、企业的恢复不均衡,前行路上还有不少挑战,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辩证认识问题,洞察当前数据升降之“因”,把握经济长期发展之“势”,就能拨云见日,坚定发展信心。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