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加快推进秋种结构调整 2亿元资金支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10-26 13:53:01

新华社合肥10月26日电(记者吴慧珺、林翔)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加快推进秋种结构调整,今年主攻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全省各级财政整合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鼓励整县、整镇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规模种植,力争秋种完成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544万亩。

据悉,近几年,安徽紧盯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制作上线覆盖主粮品种的优质粮食线上地图“小麦地图”和“水稻地图”,构建了“互联网+”的按图“索”粮现代粮食产销对接新模式,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一键链接。

同时,在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水稻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基地建设,帮助指导专用小麦种植主体与收购企业签订订单,单一品种种植实行优质优价。今年秋种将力争完成订单种植1270万亩以上。

此外,安徽还注重推广绿色技术,助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安徽要求,从生产的起始环节,就注意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按照优质专用小麦用种要求,重点筛选优质、高产、高抗品种。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大力推广精量播种、节水灌溉、肥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水肥药投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示范带动种植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安徽全省秋种任务目标5650万亩(含复种),较上年增加约10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不低于4240万亩,力争完成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544万亩,比例达到60%。根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4日,安徽省已完成小麦播种面积2837.5万亩,占计划面积的66.9%。

相关推荐
一“专”多能,人形机器人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安徽省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9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安徽省黄里笆斗杏、合肥龙虾、广德黄金芽、沙沟西瓜、六郎河蟹等5个产品上榜。

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4月1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