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经济“晴雨表”看中国经济复苏活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10-28 10:40:12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刘羊旸、樊曦、魏玉坤)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5.6%……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的用电量、货运量9月份实现了较快增长,一组组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复苏活力。

用电量稳步增长折射市场活力增强

用电量是观察经济走势的窗口。9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1至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

用电量稳步增长,呈现出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回暖的良好态势。国家电网统计数据显示,月售电量从5月份起实现正增长,8月当月增速达到9.8%。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是用电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消费需求已恢复常态。

前三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的100.7%;9月,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15%。

“电力消费指数的变化,显示出在复工复产政策支持下,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国网大数据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铁路客货运现暖意

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交通运输正在加快恢复。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客运量完成14.86亿人次。

铁路部门精准组织“一日一图”,有序恢复客车开行,充分用好新线能力。客运量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9月国家铁路日均客运量为771万人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9.5%。

与此同时,货运稳定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前三季度,国家铁路货运量累计完成26.24亿吨,同比增长4.8%。

国铁集团克服疫情影响,坚持稳货补客,以稳大宗、促联运、补短板、降成本为总体思路,积极组织货运增运增收。自5月份日均装车恢复至16万车后,装车量持续增长,9月份达到170111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今年前三季度,客货运输生产经营取得好于预期的成效。”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铁路货运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释放出中国经济动能加速恢复的浓浓暖意。

港口“晴雨表”透出新气息

17日上午10时许,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北区。随着最后一个集装箱在中谷“新海明”轮稳稳落下,天津港开启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新篇章。

“此次成功作业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智慧港口建设难题,天津港实现了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向无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历史性跨越。”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说,天津港迎难而上,前三季度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7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2%;完成货物吞吐量3.36亿吨,同比增长4.3%。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我国港口企业纷纷向改革要动力,靠创新求突破,沿海港口率先全面复工复产。上海港发力“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三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59.6万标准箱,其中7月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90万标准箱,创开港以来历史新高。山东省港口集团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港口金融贸易等,三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96%。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106亿吨,同比增长3%,其中外贸吞吐量超33亿吨,同比增长4.2%。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专家指出,前三季度,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我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