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走出去"风险正在上升 中国企业需更审慎

来源:中国企业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26 14:37:01

随着澳大利亚联邦和多个州出台更加严格的税收政策,银行对外国投资者贷款开始收紧,中国企业赴澳投资蒙上了一层阴影。近来,澳政府又开始提出回购已经售出的部分采矿权,这一行为引起中企的普遍关注,也令中企投资的脚步变得更加沉重。

保护耕地限制采矿

据法新社消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与中国神华集团达成协议,新州政府斥资2.62亿澳元回购神华集团持有的利物浦平原51.4%的煤炭勘探许可权。澳大利亚广播集团报道称,虽然澳前政府向神华集团发放了许可,但本届政府认为不应在利物浦平原的农田区域进行煤炭勘探和开采活动。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新州政府表示,减少煤炭勘探和开采可以保护利物浦平原肥沃的农耕用地,使其不至因此而受到污染。新州资源和能源厅长安东尼·罗伯茨表示,将来任何勘探采矿活动只能在贫瘠土地区域进行,不得占用耕地。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庞超然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根据国际惯例,只有在出于公共目的的情况下,政府才能对投资者资产进行直接或间接征收,这一行为要受到一系列严格条件的限制,并要做出补偿。

庞超然透露,根据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投资方面协定内容,双方政府不能对外国投资进行直接征收或国有化(或其他类似于征收和国有化的行为),除非是出于公共目的,并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依照双方法律给予合理的补偿。“探矿权通常被认定为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的财产,属于物权。此次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举动是对方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根据2008年11月20日披露的《关于澳大利亚沃特马克勘探区域探矿许可的公告》,中国神华集团全资子公司神华沃特马克煤矿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签署了《探矿许可》,并缴纳2.999亿澳元的探矿许可价款,获取沃特马克勘探区域面积总共约195平方公里的探矿权。

6月29日,沃特马克公司与新州政府达成探矿许可部分延期的协议。根据保护黑土地从事农业活动的既定政策,新州政府撤回了沃特马克勘探区域内以黑土地为主的约100平方公里的探矿许可,并给予沃特马克公司经济补偿款2.618亿澳元,受理了沃特马克勘探区非黑土地部分探矿许可的延期申请;根据2008年投标时的约定,如果沃特马克公司探矿许可延期申请获得批准,则须另向新州政府支付2亿澳元。

中企应提防新旧风险

对于中企受到的损失,庞超然指出,一般而言,探矿权回收的补偿计算比较复杂,涉及到政府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制定补偿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探矿权回收的具体原因、被回收探矿权在未来的潜在收益以及投资者的投入等。一般而言,政府要对投资者损失进行及时、充分、有效的赔偿,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事实上,被回购探矿权的不只神华一家。新南威尔士州资源部长哈文表示,2016年8月,澳新州政府也和另一家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在当地的Caroona项目上签订了回购许可权的协议,结束了当地农民长达十年之久的抗争,该项目的勘探地区也在利物浦平原。

今年5月,由于利物浦平原南部猎人谷赛马育种公司的反对,当地的另一个露天煤矿项目被英美资源集团在今年5月份出售,买家马拉巴尔煤矿公司承诺仅对地下矿山进行开采。

此外,韩国电力公司Kepco在新南威尔士州规划部批准煤矿项目后,也面临着来自当地农民的再次反抗。

因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捕捉重大机遇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在上升,传统和非传统风险交织出现。庞超然建议,对发达国家投资,中资企业尤其要注意到环境保护、劳工利益等,注意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与当地政府配合,与当地中介机构加强合作,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关推荐
外交部:美国将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拒之门外 损害的是美国自身

针对白宫网站2月21日发布投资政策备忘录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美方发布的有关备忘录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列为外国对手,采取各种歧视性举措强化对华双向投资限制,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新华社经济随笔:新春出海“忙”里的信心与期待

人勤春来早。乙巳蛇年,节日氛围尚未散去,中国贸促会组织的企业家“新春出海首团”已开启赴哈萨克斯坦之行。记者随团采访,在依旧寒冷的哈萨克斯坦感受到两国经贸合作的融融暖意,更感受到各方对开放合作、共创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中国信保成功完成承建中东电站项目出口卖方信贷保险7562万美元首期赔付

近日,中国信保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中东地区某电站项目支付保险项下首期赔款7562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