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企业席卷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场

来源:日经中文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1-16 15:22:44

在日本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海外企业正在发动攻势。欧洲的风力相关企业相继进入日本的海上风力发电市场。在光伏面板领域,中国大陆企业正在扩大对日本供货。日本政府提出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考虑把可再生能源打造为主力电源,但日本企业有可能错失商机。

“几年后将出现具体项目,在那之前将在日本设置专门负责海上风力发电的办公室”。在风力发电机领域份额全球第2的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负责亚太地区的执行总经理Niels Steenberg虎视眈眈地瞄准日本市场。

西门子歌美飒希望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扩大订单,2021年将在台湾起用可每年生产约100架风车的零部件组装工厂。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欧洲以外建立工厂。随着工厂投入运行,将拓展日本市场。

西班牙电力巨头伊维尔德罗拉2020年9月收购了在日本开展风力发电业务的Acacia Renewables公司。计划以在日本各地开发风力发电站的Acacia Renewables为核心,在日本开展海上风力发电业务。

生产成本存在差距

北欧石油企业挪威Equinor ASA和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企业丹麦奥斯特德(Orsted)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设置日本基地,正式开始拓展业务。

日本的海上风车(长崎县 五岛市海域)

伊维尔德罗拉的董事长Ignacio Galan表示,日本的海上风力发电市场处于“(增长的)初期阶段”。

在欧洲的电力来源中,风力发电的比例达到15%,在日本还不到1%。国土狭小的日本在海上风力发电方面具有增长空间。在制度层面,日本2019年4月施行了允许长期运营海上风力发电的法律,准入门槛降低,这也推动欧洲企业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从日本企业来看,2019年日立制作所宣布停产风车。日本制钢所也已经退出风车的生产。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欧洲的海上风力发电能力达到约2210万千瓦,是日本的约400倍。欧洲企业推进发电设备的大量生产,日本企业在成本竞争力方面落后。作为日本国内唯一的强力厂商,三菱重工在风车生产方面依赖丹麦的维斯塔斯。

而在光伏面板领域,海外企业的行动也很突出。全球最大企业晶科能源(JinkoSolar)在中国大陆的工厂新建面向日本的生产线,定于2021年投入运行。将进入日本企业掌握约7成份额的住宅用光伏面板市场。

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的数据显示,从日本国内的光伏面板供货量来看,2019年度海外企业首次超过日本企业。日本企业在生产规模上落后、在成本上落败的局面与风力发电如出一辙。

培育相关企业成为当务之急

海外企业相继在日本市场发动攻势,有助于激活可再生能源市场,还能期待拉动地方就业等。不过,如果海外企业在设备制造和发电站运营方面掌握主导权,日本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利润有可能持续流向海外。

日本要在新一代可再生能源技术上领先,需要构建培育国内企业的机制。

相关推荐
德化政企考察团在日本开展经贸合作洽谈活动

为助力企业开拓新兴市场,4月19日至22日,福建省德化县政企考察团赴日本开展商务洽谈、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活动,推动两地在文化和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馆如何成为大阪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作为代表中国政府组织中国馆参加世博会的机构,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方紧密协作,全力把中国馆打造成为本届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东方航空开通成都天府直飞日本大阪航线

3月15日,东方航空正式开通成都天府直飞日本大阪航线,由此从成都前往大阪最多时一天有两班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