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圳高质量发展见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1-16 14:57:57

新华社深圳11月16日电(记者孙飞、刘红霞、印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如何以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记者近日走企入园,感知这座城市的创新脉动。

“织网人”——这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给自己设定的新“角色”。

去年至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作为总促进机构,联合相关企业、协会、联盟等实体机构,组建“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培育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以及相关联动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与长江电力合作研发的水电站液压启闭机活塞杆检测机器人,与中国商飞合作研发的穿戴式无动力下肢外骨骼系统,与中广核共同打造的核电厂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等……在融合创新理念推动下,一系列新应用取得进展突破。

“对标五中全会精神,我们将继续着眼新兴技术与产业,探索与培育创新模式,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出发,助力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腾飞。”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说。

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国际人才服务驿站11月初正式揭牌。这里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正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拥抱全球创新人才,为深圳发力源头创新积蓄能量。

今年以来,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创新之城深圳的发展势头仍然不减。据深圳市统计局11月4日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19786.98亿元,同比增长2.6%,这一增速水平在珠三角九市中位列第一。其中,先进制造业增长4.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8%,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同期,深圳民间投资增长22.1%,投资活跃、信心增强,与营商环境的优化关系密切。10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深化许可制度改革。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持续提供“肥沃土壤”。

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研究深圳的学者,无不关注这一独特的创新现象——6个90%。尊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是这一现象的基本逻辑。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告诉记者,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深圳的突出优势。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企业创新融入全球链条,国际人才持续集聚,源头创新加快提速……如今,在深圳的带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正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关推荐
深圳全球服务中心启用

4月29日下午,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全球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一当地打造的综合性国际服务平台,由南山区商务局统筹协调,深汇通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平台服务”理念,旨在推动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助力外企更好走进来。

向世界讲述绿色丝路故事,这些视频作品获奖

4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指导,“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主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第三届颁奖典礼暨第四届邀约仪式在深圳举行。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构建全链条出海服务体系 助力中国产品直抵非洲市场

日前,“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非洲50余个国家400余家实体门店纳入一带一路中心绿色产品交流转移海外网络,打通了中国绿色产品进军非洲的高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