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RCEP远期红利有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健 2020-11-18 16:52:33

新华丝路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韩婕)历时八年,经历三十轮谈判后,11月15日,亚太十五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中包括上游资源出口强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间零部件加工强国日本和韩国、下游制造组装强国中国和具备劳动力性价比和消费市场增长潜力的东盟十国。业内人士认为,RCEP的签署不仅标志着亚太区域经贸一体化进程大幅提速,还有助于在新环境下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野村东方证券策略分析团队分析师宋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角度来看,RCEP若能通过中国贸易量担保,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产能输出,将有望成为构建“双循环”政策的基石。

宋劲表示,以SWIFT数据来看,截至今年9月,人民币的国际支付比例仍然较低。若RCEP能有效提升中国贸易在亚太地区的占比,这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内资本市场建设。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由于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贸易也占了全球贸易额的30%,因此,根据RCEP的关税减让协议,把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能够促进东盟十国还有中日韩,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十五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人民币的使用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基础。

管涛表示,人民币的国际化,采取的政策是对本外币“一视同仁”,对于下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坚持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在这方面需要缓慢培育市场,而RCEP的签署就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市场。

在全球贸易遭受疫情打击、美元走弱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美元在国际支付市场的份额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同时在中国经济最先走出疫情影响且出口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人民币的市场份额反而出现上升。

宋劲认为,在RCEP背景下,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则可能将演变出中国主导、多国(或本地国家)参与的商贸模式,这将大幅增加中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推进速度,加速输出中国产能,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动。

相关推荐
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聚焦中老经贸合作新机遇

由中国银行(香港)万象分行主办的人民币国际化研讨会4月2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来自老挝政府相关部门、金融行业以及两国企业的代表约250人与会,共同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老经贸合作新机遇与新发展。

《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引发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反响

在4月11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得到与会嘉宾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在吉隆坡发布

4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