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总投资额100亿元项目签约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话“2020中德智造产业化合作”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0-11-26 17:15:36

11月25日,第五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发展大会在南京未来科技城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这也是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首场活动。据悉,包括世界智能制造行业精英、领先企业、权威机构与前沿专家近300人齐聚南京,共话“智造”未来。期间,围绕中德未来网络、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创新、应急产业和总部经济等领域共签约重大项目10个,揭牌项目7个,总投资额约100亿元。

图为开幕式现场

作为国际创新合作重磅活动,本届大会是“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进一步展示了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成果。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智能制造将有力推动产业模式的再造、商业模式的演变,成为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南京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发挥制造业的基础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发优势,着力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高地。目前,全市共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拥有省级智能车间65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8家,建成具备服务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40家。

此次大会签约、揭牌项目数量再创新高,17个签约揭牌项目涉及能源、农业、交通、通信等领域。其中,国家信息超材料科学中心(筹)江苏省信息超材料研究院在信息超材料空间技术领域上提供技术和产业的全链条体系服务,力求在雷达与成像、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智能驾驶、5G/6G移动通信系统等装备和产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图为项目签约仪式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说,近年来东南大学深入推进一流学科攀升计划,加快推动传统优势学科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东南大学和南京瑞德弗劳恩霍夫创新与展示中心双方在微纳制造、激光应用、高精度部件封装、涡轮叶片自适应夹具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东南大学南京未来科技城技术转移中心也正在落地建设,该中心将成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技术转移基地和国际技术转移窗口。

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今年大会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模式。开幕式上,三位德方重点嘉宾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致辞。同时在德国亚琛等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设有分会场。为期两天的大会将举办7场高峰论坛及专项活动,包括主旨论坛-中德高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论坛、中德智能制造企业交流冷餐会等。

作为江宁区开放创新的一个窗口,南京未来科技城聚焦网络通信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产业集聚高地目标,构建未来网络、未来制造、未来影视、未来旅游四大未来系列特色产业体系。自2016年以来,南京未来科技城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发展大会,共有20多个国家近千名嘉宾出席大会,签约项目近50个,累计拉动总投资达500亿元,成为江宁区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产业对接、协同创新和交流合作的又一品牌活动,进一步助推中德双方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合作与产业孵化。(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