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将郑欧班列“运贸一体化”打造成河南融入“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来源:郑州晚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1-27 15:39:25

近日,河南省国际陆路运贸互济发展战略合作会议在郑州国际陆港召开。当天,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国际贸易商代表与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多边战略合作协议,多方将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开展多式联运提单的签发、流转、结算和融资等业务。

本次会议是在探索建立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规则,贸易方、承运方和金融方等多方前期沟通的基础上召开的。郑欧班列自开行以来不断创新,由单一的铁路运输到成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由最初的班列业务进军到国际贸易并实现“以运带贸,运贸一体”发展;由唯一阿拉山口出境口岸到现在的“八站点、六口岸”,构建“通道+枢纽+口岸”开放格局;由传统低效的物流模式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班列”,并形成境内境外“1+N”多枢纽,沿途多点集疏网络体系;获批并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经过7年的发展,郑欧班列稳居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做到开行质量领先、市场化程度领先、创新能力领先、硬件设施领先、信息化程度领先和国内国际双物流枢纽网络布局领先的中欧班列典型。

按照郑州市“一门户两高地”发展目标,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积极推进郑欧班列创新运营,促进郑州交通优势升级为贸易优势,塑造“郑欧”品牌,致力于将郑欧班列“运贸一体化”打造成河南融入“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郑欧班列“运贸一体化”模式,成为中欧班列带动产业发展的旗舰项目,物流与贸易融合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显著,被国家发改委推荐在全国中欧班列中广泛推广,获得“2017—2018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十大创新案例”。

下一步,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将充分发挥国内循环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门户枢纽作用,为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助推我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相关推荐
郑州至曼谷货运航线复航 泰国鲜果直抵中原“果盘”

记者从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获悉,24日,郑州至曼谷货运航线正式复航。

卢森堡乐队:丝路为桥 增进中卢文化交流互鉴

10月22日晚,作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又一人文交流成果,“中欧爵士·乐动郑州”国际文化交流音乐会在河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隆重上演。来自卢森堡的国宝级爵士乐队“绝对码头”与郑州爱乐乐团联袂登台,为观众献上艺术盛宴。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