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01 11:00:17

新华社南宁12月1日电(记者黄庆刚、林凡诗、黄耀滕)“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方面高度契合,在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对接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愿同东盟国家加强科技创新领域交流合作,以科技创新之力开启美好未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第8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视频致辞中说。

第8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近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与会人士深入探讨如何推进创新要素有序流通、融通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打造更多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动能。

“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十分关键,这不仅能加强双方的联系,也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部长凯里·嘉马鲁丁说,通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中国和东盟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持续深化,希望进一步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科技互补性强,此次会议上在科技政策、合作机制、工作模式等方面双方达成多项共识,一批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中国—泰国高铁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国—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各类实验室平台为联合培养人才、提升研发水平、助力产业升级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构建了覆盖中国和东盟10国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举办对接活动88场,参与对接项目超2700项,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超过500项。

“我们愿与东盟各国进一步对接创新发展战略,共同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王志刚说。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