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黔药出山,正当其时 贵州中药材产业蓄势发力,亮相央视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20-12-08 11:31:05

“黔地无闲草,处处皆灵药。”介绍贵州中药材的公益广告在12月1日登录央视,配合贵州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加速期,助力贵州“黔药出山”。据了解,贵州中药材公益广告将在CCTV1、CCTV2、CCTV13等频道的重点优势时段高频次播出。

贵州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润温暖的气候,十分适宜草药生长与中药材种植,因此,贵州也成为了我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大方天麻、安龙白及、施秉太子参、梵净山黄精、兴仁薏仁米、赤水金钗石斛、贵州铁皮石斛……这些贵州道地好药材,正蓄势发力,逐渐“叫响”市场。据此公益广告着重对中药材产品和产地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展现了贵州中药材品质的同时,也深入了消费者的认知。

为了做大做强贵州中药材产业,贵州正大力推广中药材的生态化种植。通过推广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生物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等生态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让道地药材与绿水青山同在,不仅美了环境,还以优良的药材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截止9月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665.75万亩、产量90.99万吨、产值1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3%、52.3%、47.04%。一些优质“黔药”不仅出山,甚至跨海,每年都能免检出口日本、韩国等,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这些小小草药,承担着重要使命,既要医疾,又要减贫。贵州将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推动中药材产业高品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健康需求,加快中药材产业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产业,护航百姓健康、富足的美好生活。

相关推荐
天堑通途 山乡巨变——写在新的世界第一高桥通车之际

天堑通途,山乡巨变。纪录刷新的背后,是数代桥梁建设者用心血托举的中国基建奇迹,是中国工程师直面世界级难题、以自主创新提交的答案,是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迈向复兴的豪迈气魄。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将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云海翻涌,峡谷如裂,625米高空,钢桁梁悬索桥横贯天堑。1420米主跨,21项专利,抗风抗震,中国工程师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前7月甘肃中药材出口额突破5300万元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