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肥东:移风易俗落地生根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阮步影 2020-12-08 16:33:50

近年来,安徽省肥东县撮镇镇在推进新时代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活动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新模式。

撮镇原李六村因全村拆迁,老人去世后,面临无处设置灵堂、在外办理铺张浪费等问题。2019年,村委会利用闲置学校建成“小饭庄”,可为群众提供灵堂设置、宴席等便捷的一条龙殡葬服务,将每桌菜品标准定为不超过600元,限制操办桌数,并设置评价单、意见簿,让群众对菜品和服务点评打分。实惠周到的服务甚至让周边乡镇群众慕名前来。在“小饭庄”办一场白事,能帮助群众节省几百元至几千元,作为一种可复制的模式,得到持续推广。目前,撮镇多个社区都在利用原有的设施建设小饭庄,并且不局限于为白事提供服务。同时,肥东县大力倡导“包公家宴”,撮镇镇在此基础上打造“包公家宴小食堂”。

“感谢父母对我的教育,感谢老师对我的培养……我在此郑重做出承诺,不大操大办升学宴、谢师宴,要以努力奋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来感恩父母和老师。”一名学子代表在欢送会上郑重说道。这是撮镇镇马桥社区高校学子集体欢送会上的一幕。

在今年升学季,撮镇镇辖区内15个社区举办了集体欢送会,共计为156名准大学生举办了集体“升学宴”。学生家庭承诺不办“谢师宴”“升学宴”,而是通过欢送会向父母、老师表达敬意和感恩。同时,各社区还邀请在校大学生,介绍大学生活学习经验;组织学子参观优秀企业,与企业家座谈,为学子提供锻炼机会,积累经验、获取动力。(贾海威 王凤莲)

相关推荐
合肥肥东:“文旅+创新”让故乡IP狂吸“年轻粉”

近年来,肥东县深挖包公文化内涵,通过创新表达、文旅融合、数字化传播等手段,擦亮包公故里IP,包公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传递清廉精神,圈粉年轻一代,为新时代的廉洁教育和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国内首个中子主题科普教育基地在合肥肥东长临河科创小镇揭牌

2025年3月25日下午,合肥肥东县长临河镇中子科学技术科普馆在长临河科创小镇揭牌。

合肥肥东:巧搭“鹊桥”留人才 为冲击“3个千亿”目标聚智赋能

近年来,聚焦“引才”“育才”“留才”三个维度,肥东县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不断强化制度、平台和服务三重保障,真心实意吸引人,真金白银“抢”人,聚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吸引大量青年人才来肥东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