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一项物联网安全测试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2-09 15:41:42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姚均芳)记者从WAPI产业联盟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项物联网安全测试技术(TRAIS-P TEST)日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发布成为国际标准。

这是我国在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获发布的又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背景下的又一重要成果。

据介绍,该标准是TRAIS-P国际标准的测试标准,它规范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密码套件一致性测试方法。标准发布后,将从技术到产品测试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国际标准体系。

“检测技术和技术标准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和贸易的全过程。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对RFID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璐璐表示。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门禁管制、停车管理、生产线自动化、商品防伪等领域。

据介绍,该标准由WAPI产业联盟组织,西电捷通公司、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等10余家单位全程参与标准开发工作,西电捷通是主要技术贡献者。

至此,我国在ISO国际标准贡献技术并作出必要专利声明的标准共26项,其中涉及网络安全的标准占12项,全部由WAPI产业联盟成员贡献。

相关推荐
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记者2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近日正式发布。

中国将牵头制定数据通信领域全球首个抗量子网络安全协议国际标准体系

记者日前从WAPI产业联盟获悉,近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ISO/IEC JTC 1/SC 6(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会议上,中国专家团队牵头开展的“抗量子攻击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指南”预备工作项目进展获与会各方一致认可,将进一步牵头制定数据通信领域全球首个抗量子网络安全协议国际标准体系。

交通运输36项标准加快融入国际标准体系

“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稳步提升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国际化水平,标准的“软联通”取得显著成效,发布了18项国际标准,另有18项国际标准已获立项并加快制定,有力推动中国技术融入国际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