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合作社里养牛忙 生态养殖促振兴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12-14 09:49:04

11月12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屏山镇彭鲍村的飞亚特养牛合作社的一排排标准化牛舍里,100多头健壮的牛儿正在细细地咀嚼着草料。天气逐渐转凉,合作社的负责人叶飞对这些“牛宝贝”是一刻也不敢怠慢。“这些牛可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来不得半点马虎。”叶飞一边往料槽里添草料,一边兴致勃勃地说起了创办养牛合作社的事儿。

从年轻时叶飞就在家搞养殖,主要就是养猪、养羊,养殖规模不大,对养殖技术要求也不高。三年前,他看中了养牛的前景,觉得牛肉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且养牛对环境的污染更小、预期收益也更好。受资金的限制,他从东北买来了4、5头肉牛,开始“小试牛刀”。这次的转型很成功,当年他就挣得了将近4万元。初尝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他当好“牛倌”的干劲。他对笔者说:“咱是农民,就要按照农村人路子来致富,不仅自己要富起来,还要带着同村人一起富!”他盘算着,这样小打小敲的养殖方式离致富还差很远,只有走上规模化养殖的路子才能真正奔上致富的康庄大道。经过叶飞的精心筹备,2016年,飞亚特养殖合作社正式成立了,规模化养殖的架子已经初见雏形。

近年来,泗县科学规范执行安徽省大力推广的“一自三合”扶贫贷款模式。其中“户贷社管”合营发展模式就是贷款贫困户加入或抱团成立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保证合作社和贫困户稳定收益。

乘着政策的东风,合作社和该村三名贫困户抱团发展,走上了“户贷社管”合营发展模式。三名贫困群众每人带着五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入驻合作社,成为其中的一员。有了资金的“活水”,合作社的发展迈开了大步子。2018年,叶飞扩大养殖规模,又采购了40多头肉牛。现如今,合作社发展的红红火火,社员从当初的3人发展到了10人,养殖规划达到了100头存栏量,一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资金+劳务”入股的方式,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增收的愿望。今年60岁的向金生,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因为劳动能力较弱,只能土里刨食。去年他将五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到合作社,当年就得到五千元分红。“平时我在这里打扫打扫圈舍、喂喂牛,每月能挣一千五百块钱,再加上分红,一年下来就能增收两万多元!”谈起“一自三合”扶贫模式带给自己的变化,向金生的嘴角扬起了笑容。

该镇分管扶贫的副镇长韩冰称,“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这种扶贫模式,一方面化解了合作社资金难的尴尬,另一方面调动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实现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的互利双赢。

“我们合作社走的是生态养殖的路子,喂牛的饲料主要是粉碎的玉米秸秆和粮食,出栏的肉牛保证是绿色食品,所以在市场上很畅销。”谈起自己的养牛经,叶飞颇为自豪。

一到农忙季节,彭鲍村的村民就把地里收上来的庄稼秸秆送到叶飞的合作社。有了这个养牛合作社,村里再也没有焚烧秸秆的现象发生,以前随意散落在沟、渠、路、田边的秸秆也都消失不见了,一年500吨的秸秆消耗量,让天蓝、水清、村美的田园图景在彭鲍村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们打算再扩大养牛的规模,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到合作社,巩固养牛场的生态循环环境,继续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在努力创造美丽环境的同时帮助更多农户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看着牛栏里悠闲咀嚼饲料的牛儿,叶飞信心满满。(单珊)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政企联手“牛”业旺,金融供给促振兴

今年以来,泗县瓦坊镇农商行已经为辖区内12户养牛主体办理了82万元的致富“贷”。

安徽泗县黑塔镇:为民服务主动作为,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安徽宿州市泗县黑塔镇为民服务大厅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多措并举,切实为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助力黑塔镇营商环境再提升。

安徽泗县大庄镇:林下经济蹚出强村富民产业振兴路

泗县大庄镇曙光村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