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宁夏中卫: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7-28 16:22:16

新华丝路网银川7月28日电(李文斌、巨晓飞)人们常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宁夏中卫市农业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逐步发展成为传统优势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卫市也由此成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国硒砂瓜之乡和宁夏重要的果蔬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中卫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07亿元,两项均位列全区五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8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卫市的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今年下半年,中卫将继续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特色村镇建设,持续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四区七带”农业产业布局

农业是转型发展的基础,中卫市紧盯“1+5”(粮食+枸杞、果蔬、硒砂瓜、现代畜牧业、马铃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四区七带”农业产业布局(引黄灌区:抓高产创建,打造12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带;抓提质增效,打造50万亩“原产地”枸杞产业带;抓优化升级,打造40万亩蔬菜产业带;扬黄灌区:抓提质增效,打造70万亩优质经果林产业带;中部干旱带:抓品质品牌保护,巩固提升100万亩硒砂瓜产业带;南部山区:抓提质增效,打造6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抓节本增效,打造100万亩牧草+200万“羊单位”草畜产业带)。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发展路子。

积极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卫市突出抓好 “1+5”特色产业。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加大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区5000亩,推广优质水稻12万亩,全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43.7万亩;加快推进永久性蔬菜基地和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积极做好产销对接、结构优化、品牌培育等工作,培育设施农业发展新动能;注重规范化生产与品牌保护两推进,在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推介新闻发布会等基础上,推行硒砂瓜“小产区”管理模式,加强硒砂瓜保真工作力度。今年全市种植硒砂瓜89.2万亩,创建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区40万亩、小产区6个、全程监控溯源示范基地2000亩,统一印制使用划分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3个产区的“香山硒砂瓜”二标合一商标;强化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基础母畜扩群增量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促进全市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养殖专业示范村88个,养殖场(小区)308个,规模以上养殖户达到3340户以上。

持续做精做优特色产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中卫市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和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持续做精做优“1+5”特色产业,确保农业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全区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以“1+5”特色产业为重点,创建“五优生产”新路径。近年来,中卫市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品牌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五优”产业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深入实施粮食产能保障建设工程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计划,全面落实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配套措施,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万亩。蔬菜产业以沙坡头蔬菜产业大县和产城融合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抓好现代设施园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常乐镇高铁圈创意休闲等蔬菜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引领带动17万亩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稳步提升,23万亩越夏冷凉蔬菜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在全国唱响“沙坡头蔬菜”品牌。硒砂瓜产业以“原产地品质品牌保护”为重点,推进西线供水工程建设,推广福码防伪溯源应用等技术措施,强化中卫“香山硒砂瓜”地理标志认证、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提高硒砂瓜优质化品牌化发展水平。草畜产业以奶牛产业大县和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主推夏华公司“基地+加工+销售”的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香岩集团农牧循环发展模式和华润集团“基础母牛银行”扶贫发展模式,建成香岩集团沙漠农业科技产业园、阜民丰万头奶(肉)牛场、沙坡头区高档肉牛产业园和乳制品加工厂。

以“两区一园三平台” 建设为重点,打造“前店后厂”经营新模式。中卫市将在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综合施策,建成3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将中卫市打造为全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宁夏切花百合产业园、九晟“五优”基地、香岩集团万头奶(肉)牛产业园,强化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建立健全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服务信息平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平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平台“三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枸杞、硒砂瓜、设施蔬菜、制种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核实摘录各类经营主体基本信息,建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平台。建立完善以“直销—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实体终端专营店”为主的新型“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形成生产、加工、品牌、销售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产业链条。

完善“三权分置”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一定要做好管理机制方面的改变与完善,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活力,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今年下半年,中卫将完善“三权分置”管理新机制,持续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

以放活经营权为目标,完善“三权分置”管理新机制。中卫市扎实推进县域内产权信息入库联网,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有序引导各类产权入市交易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扩大农村“两权”抵押担保贷款工作,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股份制权能改革。在有条件的沙坡头区西关村、雍楼村等8个城中村、城郊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争取将沙坡头区列为国家第二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扩大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范围,逐步向“四荒地”、大型农机具、设施大棚、仓储棚圈等农产产权登记扩展,探索建立失地农民自愿永久退出土地经营权的补偿机制,开展经营性项目投改股试点,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稳妥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农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不少于17个。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中卫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农村“4+2”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发展活力。中卫市基本完成了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扎实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导中宁县、沙坡头区、海原县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投入风险基金1100万元,发放抵押贷款672笔6303.6万元。继续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指导沙坡头区镇罗镇凯歌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完成组建,中宁县挂牌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9个,土地托管及流转服务合作社4个。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范围,沙坡头区滨河镇南关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文昌镇黄湾村等8个村集体经济股份权能改革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引导农户通过互换、出租、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5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3.64%。

相关推荐
热情中卫邀您打卡文旅

感恩奋进,“卫”来可期。 2023年“网络达人看中卫”活动带您领略大漠长河、星空美景以及中卫特色非遗传承技艺。

中卫市:电商直播赋能“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一部手机,一个手机支架,没有专业布景,也没有补光灯……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的“杜氏擀毡”加工厂内,非遗传承人杜占平的直播间就这样搭建起来。

黄河文化、大漠星空……全国网络达人带你看中卫!

11月7日至9日,以“感恩奋进 ‘卫’来可期”为主题的全国网络达人看中卫活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