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京津冀地区首列正式开行的“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发车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2-17 16:04:37

12月12日,京津冀地区首列正式开行的“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国际班列”从京津保国际智慧港发车,为中国内陆地区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打开了新通道。

首发列车从河北保定京津保国际智慧港出发,沿京广、沪昆铁路到达昆明,经云南自贸区红河片区,在河口(越南老街)口岸出境,将货物分拨运输到东盟收货地,线路全长约5000多公里。全程运行80小时左右,比公路货车运输少了近30小时,这为中国产品及时顺利到达东盟国家市场终端创造了有利条件。

预计年底前,“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将实现常态化运行,后续将增加雄安—昆明—磨憨(老挝、泰国)线路;雄安—昆明—瑞丽(缅甸)线路。货物主要来源为京津冀腹地周边地区,对打通中国至东盟贸易经济新通道,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经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内蒙古继续成为全国投资热土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

我国多式联运总体规模继续攀升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军介绍,全国港口集装箱2024年铁水联运量约1335万标准箱,铁路集装箱发送3668万标准箱,中欧班列开行数量19392列,连续十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 天津迎来哪些经济发展新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新十年,2月26日,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成效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结合会议精神,聚焦“新十年”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