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十三五”湛江市紧紧围绕改革工作重点频频发力密集出招

来源:湛江日报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2-21 11:10:59

砥砺前行越重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十三五”是湛江市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力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这五年,湛江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改革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频频发力、密集出招,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力求向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8月20日,我市成功开通跨境电商9610一般零售出口业务。(资料图片) 记者 张锋锋 摄

推动供给侧,加快“放管服”

实现“民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借改革之东风,破发展之羁。近年来,湛江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254.01亿元,完成171家纳入省国资委统计口径的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

解民生之困,谋奋进之局。“放、管、服”改革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我市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分三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建立重点事项公开承诺制度,向县(市、区)委托和下放市级审批和管理事项,完成市级资源交易中心和中介超市建设任务。我市印发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个指导意见,从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企业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信用建设、市场监管等方面破除企业经营“痛点”“难点”。

近年来,我市紧跟省的步伐,市“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启用,并推进高频便民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2019年,在湛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29万人,成为全省首个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人的地级市。目前,“粤省事”上线高频事项680项,其中覆盖湛江的事项445项,湛江特色事项6项,为市民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表示,近期将全力配合省实现新一批共214项全省通办高频服务事项上线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粤省事”在湛江应用,并加快完成湛江35项特色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实现更多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广泛、实在和贴心的应用服务,加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民众少跑腿”。

同时,湛江还着力打造“全天候、零跑动”政务服务,“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上线,实现1000余项事项查询和在线申报。目前,湛江已在人流密集地段设置42个点共52台“市民之窗”服务终端和自助小屋,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解决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随着数字化政务的不断深化推广,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在家动动手指头就能办好,不用再拿着那么多材料跑好几个部门才能办成事了!”对此,老百姓赞不绝口。

推进高层次对外开放

湛江综合保税区筹建稳步推进

今年5月6日,国务院增设湛江市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我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时隔3个月,海关总署又增加湛江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并于9月1日正式施行。

利好消息接踵而来。湛江自2017年开展跨境电商直购进口业务以来,湛江市商务局与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紧密协同,不断探索开拓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发展。今年8月20日,我市成功开通跨境电商9610一般零售出口业务;9月1日,跨境电商9710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首票货物在湛江海关成功验放。截至今年9月,湛江市跨境电商交易额首次实现亿元突破,成为我市稳外贸的新动能,并获广东省商务厅通报表扬。

“发展跨境电商可为我市企业带来产品定价权、品牌出海、自由选择市场、弯道超车等诸多发展机会,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更加契合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可买全球卖全球;贸易中间环节少,利润空间更大;跨境贸易更便捷;配套政策更优,涉及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优惠政策。”业内人士对我市跨境电商发展翘首以待。

湛江综合保税区有望近期得到批复。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莅湛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对标《综合保税区审核设立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湛江综合保税区各项申建工作。《海关总署关于设立湛江综合保税区的请示》经有关部委会签同意后已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据悉,综合保税区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的重要载体,是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要平台,可以开展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储存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以及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湛江综合保税区筹备建设委员会将严格按照“三边”工作思路,共同加快推进湛江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相关环节工作,力争建设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综合保税区,推动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更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主动融入“双区”建设

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

湛江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湛江结合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抓住“双区”建设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为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湛江努力、湛江贡献。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全面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高铁、机场、高速、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强化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释放出来的改革红利、政策红利、人才红利,为湛江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湛江市委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意见》,构建起内陆与海南内外联动机制,抢抓服务国家战略先手棋。

湛江牢牢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推进与海南的交通、产业、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紧密合作,将湛江打造成为内陆与海南岛内外联动的重要枢纽、海南自贸港的后勤基地和经济腹地、广东支持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门户城市。

“十三五”期间,湛江出台《中共湛江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决定》,统筹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建设。实施《关于促进我市航运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与海口市签订《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框架协议》,加强海峡两岸应急联动和统一调度,扎实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

北部湾城市群“抱团发展”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近年来,我市抓住机遇,拓宽与北部湾城市群合作领域,实现“抱团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11月22日,在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一次成员大会暨城市合作组织第三次大会上,随着广西南宁市、海南昌江县正式加入,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增加到35个,全面覆盖北部湾城市群,有力推动北部湾区域一体化发展。

北部湾经合组织积极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城市群等战略机遇,持续推进平台创新,城市合作不断深化。2016年推出公积金、医疗卫生等6项合作成果,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内公积金互认互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以务实举措推动北部湾区域一体化发展。2017年,第一届北部湾城市运动会开幕式在湛江举行。

今年6月23日,湛茂阳三市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湛江召开,探讨三地整合优势、协同发展、串珠成链,共同研究携手共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新机制,打造湛茂阳都市区沿海城市带、产业集聚带、滨海旅游带。

湛茂阳三市签署了《协同推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湛茂两市签署《空港经济区框架协议》。根据相关协议,湛江、茂名、阳江将充分整合发挥三市优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共同服务对接“双区”“双城”,凝聚起协同发展的磅礴力量。三市将加快形成常态合作机制,通过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为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开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比翼齐飞新局面作出粤西贡献。

湛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列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唯一地级市身份与13个省(区、市)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

湛江积极推动辖区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并全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AEO互认,推广原产地证证书自助打印,实现证书申领“零现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企业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水平。

相关推荐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东雷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12月21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东雷高速已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计划年底实现全线通车,雷城连接线等支线工程也将同步开通。

23年扎根海岛乡村 矢志育人初心不改——记湛江经开区东简小学周立聪老师

冬日的清晨,朦胧的晨曦照亮了东海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也照亮了位于基地南侧的东简小学校舍。早上天刚蒙蒙亮,周立聪就提早出门,从东海岛最西边的民安镇家中出发,驾车到最东边的东简镇东简小学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