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揭晓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2-23 11:02:05

12月19日,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该奖由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翻译研究院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联合设立,旨在促进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文学和文化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陈方、北京大学教授赵桂莲、首都师范大学俄语系副教授于明清分获译者奖一、二、三等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韩晓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夏海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王霆分获责编奖一、二、三等奖。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在致辞中表示,外国文学翻译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文学进行交流,是加强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俄中两国人民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

出版方代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俄罗斯文学中汲取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与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联袂推出的“俄罗斯当代长篇小说丛书”中,《我的孩子们》和《臆想之狼》入围该奖,使我们深受鼓舞。希望有更多优秀译作让我们得以吸纳俄罗斯文学的经验,同时激发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创造力。

据悉,“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评选委员会由中俄双方十余位专家、学者和翻译家组成,每两年颁发一次,由俄方出资奖励其间出版的优秀俄译汉文学作品。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于2019年8月正式启动。该奖获得者将自动入围世界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大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奖。

相关推荐
“致歌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陈钰新加坡独唱音乐会圆满成功

近日,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一场融汇中西、跨越时代的音乐盛宴——“致歌唱”陈钰独唱音乐会,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记者手记丨从文化传承到友谊桥梁——一所马达加斯加侨校的历史变迁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城市一所已有80余年历史的华侨学校。它不仅见证了几代华侨华人对文化根脉的传承,也日益成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塞青年国际文化交流营活动走进嘉兴 搭建两国青年交流的桥梁

8月9日,50余名塞尔维亚青年走进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五芳斋产业园、海盐沈荡酿造有限公司、秀洲区王店镇等,深入探寻嘉兴这座城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