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可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美丽乡村建设交流平台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0-12-24 11:37:27

新华丝路兰州12月24日电(记者卫韦华)23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合作完成的《绿水青山的力量——美丽乡村建设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探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提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多层面交流合作,充分发掘与发挥各国的发展潜力与比较优势,彼此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

《报告》分析显示,现阶段,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经贸合作、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健全,未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在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文旅交流领域还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应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合作机制,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2013年至今,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76份,建立了双边、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机制,积极贯彻落实文化旅游合作协定、谅解备忘录等政府间文件,推动拓展与更多沿线国家建立双边、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中国与相关线国家农业文旅项目深度合作与交流。探索“一带一路”相关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以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及文化年、旅游年等为依托,举办文化旅游专题活动,增进相关国家和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共识。

三是传递发展理念,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传递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以中国甘肃省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为代表,总结和梳理中国西部地区在传统文化、历史古迹、特色文旅项目开发,乡村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村容村貌提升,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探索的宝贵经验,向沿线不发达国家分享和传递,促进沿线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美丽乡村发展路径,共享农业农村发展成果。

四是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美丽乡村建设人才和科技交流。推动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有关机构合作,开展农业生态保护、休闲农业发展、文艺创作、传统文化、文旅项目交流、文物保护等合作,探索设立人才交流和培养机制,在吸纳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机构、文化组织参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向沿线国家输送中国人才和技术,切实促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互通互动和交流交往。

相关推荐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

2025“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