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哈政府正在制定扶持本国生产商的替代方案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2-28 10:33:59

哈通社努尔苏丹12月24日电,哈萨克斯坦总理马明当天接受议员问询,介绍政府在矿业企业采购及扶持本国生产商方面采取的相关措施。

马明表示,根据哈萨克斯坦加入世贸组织协议,自2015年1月1日起,不得在新签矿产资源利用合同中引入商品采购本地化含量要求;不得实施比《矿产资源及矿产资源利用法》更为严格的本地化含量要求。对此,哈萨克斯坦坚决捍卫本国生产商利益,并争取到过渡期,将矿产资源利用合同项下为本国生产商提供支持的期限延长至2021年1月1日,保留服务和工程采购中的本地化含量标准,以及本地熟练工人雇员比例不得低于50%的要求。

马明表示,过渡期即将结束,哈萨克斯坦将全面履行入世协议,发展和保护国内市场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需要认真对待并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哈萨克斯坦政府成立了入世条件下规范采购本地化含量工作组。工作组支持哈萨克斯坦产业和出口中心(QazIndustry)提出的本地化含量发展建议,包括将“本地化含量”概念替换为更为中性和通用的其他术语(如“国内价值”),在《工业政策法》起草制定过程中,通过立法形式予以强化,将准国有部门采购纳入“政府用途”项下等。

马明表示,当前,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建立替代的本国生产商扶持机制,通过与矿业企业签订自愿协议,帮助本国企业实现发展。政府部门与阿塔梅肯国家企业家协会已就相关提案达成一致。在《恢复经济增长问题若干法律修正案》框架下,将对矿产资源利用中的商品、工程和服务采购办法进行适当修改,制定并引入扶持本国生产商的相关措施。政府将会密切关注这项工作。

相关推荐
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已吸引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记者手记丨中亚出租车司机眼里的中国

在中亚国家,记者工作或出差期间经常需要“打的”,而同出租车司机聊天,为记者观察当地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得以管窥当地人对中国、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的看法。